“抱团取暖,相互治愈” 我在艾滋病患儿学校当老师(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9-10 16:26:10
浏览

  起先,刘丽萍见到摄像机就下意识地回避。挣扎了几天,她刻意坦诚:“假如你本身都在歧视本身,怎么再去反歧视?”最终,她和王子晨,以及另一位来自上海的男性艾滋病患者“露脸”介入了记载片的拍摄。

  2012年5月26日,刘丽萍和郭小平一起提倡“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邀请各界志愿者和艾滋病患儿配合进餐。甄遇乐记得,她第一次介入“午餐日”,各人搬了桌椅到学校的后院里。小小一片院子挤了上百人,“有明星、企业家、大学生、公益人士,尚有外国人。”就吃些普通的家常菜,每张桌子坐几个孩子、几个志愿者,相互夹菜。“我以为很有意义,让更多的人不恐惊艾滋病人,不歧视。”

  本年,5·26国际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已办至第九届,成为我国仅次于世界艾滋病日的艾滋病主题宣传勾当。

  常年介入公益勾当,几回被媒体曝光,刘丽萍不再避忌向公家奉告本身的艾滋病患者身份。徐徐地,她对自我的立场,从躲避酿成认同:“(患病)又不是什么难看的事,不是我的错。”

  甄遇乐说,刘丽萍是学生们的主心骨、辅导员,“她会和我们说,不要因为本身是HIV传染者就感想自卑,只要我们把药吃好,可以像正凡人一样糊口。”

  来红丝带学校任职之前,刘丽萍开过打扮店、加油站,做过保险推销员。她出生在农村,但不喜欢农村糊口,以为节拍慢、没意思。此刻她过上最慢的糊口,天天一成稳定地彷徨在宿舍和解说楼之间。

  从前学校没有围墙,但院子里种的果树从来不会遭窃。摘了果子主动往四周的乡村送,也没人敢要。此刻,学校收获了果实、蔬菜,村民们也想来弄些吃。“以前宣传事情不到位,各人畏惧,可以领略。厥后我们每年都做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有歧视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9月5日黄昏,刘丽萍走出校门散步。田间开阔,横向里吹来冷风,刘丽萍说多自在。

  正在地头干活的老农和她交谈,给了她一把花生。小路上,成群的学生觅食而回,在双休日去四周购物、闲逛已成常事。此日他们问村里人买了一袋油炸鸡锁骨,“买两斤,送一斤。”

  (文中甄遇乐、王子晨、卢昆为假名)

  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