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原标题: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题: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林晖 王思北
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千百年来,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壮歌,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吹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冲锋号角。近3200公里长的大运河沿岸中华儿女,正奋力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
古老运河重焕生机
山东枣庄台儿庄,这个大运河畔的小城,曾因黄金水道流经而繁华一时。现在,漫步运河边,不时可见到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利设施,让人遥想起当年“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突出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古老的大运河重焕生机活力——
河北省完成申遗河道保护及展示段工程,设立制作相关保护碑百余个,改善遗址及周边环境;
河南省在大运河申遗点段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情况;
浙江省杭州市出台《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为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
……
此前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获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赞赏。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应对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这非常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
“大运河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世界遗产,沿线的保护管理工作涉及社会、民生、环境、水利等各领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大会报告表明,我国对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运河故事代代传唱
4月底的古城扬州,迎来了一群来自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孩子。
邗沟大王庙、吴王夫差广场、东关古渡……在这次以“春行唯美扬州,品读运河渊源”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中,他们走访大运河扬州段部分历史河道及遗产点,聆听流传至今的运河故事,畅想当年白帆蔽日、船歌悠悠的盛景。
大运河的传奇,就这样镌刻在少年心中。不难想象,多年后,他们将会把这些动人的故事讲述给下一代。
贯通南北,大运河孕育了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商事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举办展览、开设主题课程、整理档案资料、成立相关文化研究院……各地根据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大运河文化,充分展示大运河独特魅力。
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古为今用,传承利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说,规划纲要就是要把大运河承载的古老文化活起来,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旅融合激发运河活力
璀璨夺目的灯光秀、灵动溢彩的花船巡游、大气恢弘的歌剧《运之河》……今年5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亮相扬州,大运河的绚丽风情在灯光与音符的交织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