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施简易低风险建设项目“一站通” 审批时间压减到20天内(2)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5-24 01:14:30
浏览

  新的办理流程令鲍怡坚大为意外。以前是挨个部门去询问如何办审批,现在是各部门主动联系告知如何办理;以前是逐个部门跑,每个部门提交一套材料,现在是在网上申报一份材料,各个部门主动审批;以前供水、排水、供电都要单独联系,现在对方自动上门办理而且不收费,连第三方测绘服务都不用自己找了,多个部门联合验收,小半天就结束了。

  “感觉很幸福,更加有干劲儿了。”鲍怡坚说,“以前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我是核心,应对各个相关部门,现在审批系统成了核心,给我们省了很多事,我只需要把工程快速保质保量干好就行了。”

  ■ 对话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王玮

  从“汉阳造”到“半自动” 项目审批信息共享

  新京报: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闪电提速主要靠什么?

  王玮:这次改革,我们整合政府内部资源,重塑了审批、监管、验收、登记整体服务流程。这些流程均在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一站通”服务系统内,各部门联动,通过信息推送实现“一网通办”,并取消了10多个审批事项,实行多部门联合验收,使得整体审批时间大大压缩。

  新京报:也就是说,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改革做了很多政府内部信息共享的工作?

  王玮:对,它把“汉阳造”变成了“半自动”,有很多连发在里头。按照行政许可法,行政事项需要依申请办理,企业不申请,政府不能动。但是,特定类型的建设工程项目需要走哪些审批其实是可以预期的。比如,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命名,以前企业得先联系地名命名部门,再联系公安部门,在新系统里,地名命名部门上门验收后,信息自动推送给公安部门排门牌号了,不用企业再跑路了。对政府部门来说,它也能随时掌握相关单位建设到什么程度了。

  新京报:为什么要“另起炉灶”专门建设一个简易低风险工程“一站通”服务系统?

  王玮:这是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以前,对一个项目到底需要申请哪些审批,别说企业不清楚,单个政府部门也不清楚。这是我们第一次围绕一类项目把所有相关审批流程串联起来,全部事权有几千项,经过很多次预演才跑通了整个流程。以前问项目进展,需要企业现梳理,现在有了系统,进度一目了然。通过建设这个系统,审批环节清晰了,标准明确了,并且全流程可控了。

  新京报:其他类型的项目如何提速?

  王玮:后续我们将按照从易到难,逐步明确所有社会投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流程,压减办理时间,做到全程可控,进而全面优化建设项目的审批办理。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