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民”如何走得更远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科普惠民”如何走得更远——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观察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董雪
精彩、新颖、惠民、提气,人们用这四个词形容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七天时间里,全国共举办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超2.1万项,参与人数创纪录超3.1亿人次。当“国之重器”不再是神坛上的“高冷”存在;当品质科普被频频点赞;当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里萌芽……已满19岁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科普惠民”的大礼包。
——“硬”科技变得柔软可触。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如何让公众理解“大国重器”“重大专项”的含义,活动周下足了功夫。
“中国海油深水油气田开发及作业船队”模型揭秘了我国的“深水舰队”如何从3000米的海底开采石油。核电专项成果向人们普及了如何让核燃料颗粒“穿上”安全的石墨球“外衣”。“长征家族”的五号、六号、七号运载火箭被做成了仿真模型集体亮相。1:3比例复制的“玉兔二号”巡视器也在演示如何在月背执行科学任务。
“大家都对我国最新研制的大国科技很感兴趣,还有观众问我‘鹊桥号’中继星的作用原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中继星飞控主管设计师陈罗婧对公众的热情始料未及。
当“硬核”科技以实物、模型的方式展出,当最新成果可以体验、参与、互动,高科技开始变得柔软可触摸。“我国的这些科技重大专项让人提气、振奋!”参观者李先生感叹道。
——科学“大咖”做品质科普。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靠创新,基础在科普。“要想使科技创新能够真正取得成功,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
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那些蘑菇为什么有毒?树上树下为什么都长有苔藓?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多位院士和研究员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趣味科学报告。在中科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公众们在显微镜下观看真实的肿瘤组织切片,倾听专家讲述“肿瘤细胞的产生与发展”。
把科研大楼变游乐场,上演化学实验秀,让公众参观龙卷风制造机……围绕科技热点、抓住公众兴趣点、提高人们参与度、用活各种传播形式,中科院在今年的科技活动周上演了一场场品质科普大戏。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松感叹道:“科普太重要了,社会和公众对此有很大需求,它关系着国家未来,关系着青年一代。”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惠及1亿民众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系统”、为患者减轻检查痛苦的创新医疗仪器、如“田螺姑娘”般收拾屋子的智能家居……记者注意到,平易近人的“民生科技”成了今年科技周又一道靓丽风景。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已不再是句空话。”科技部引智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科技活动周在展示我国科创成果的同时,也展示了走进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科技,如何让科技真正惠及公众,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种子。上到宇宙黑洞,下到海底科学,大到航空母舰,小到生物细胞,“硬核”如集成电路,亲切如拟人动画……很多小朋友通过科技活动周,开启了走进科学世界的大门。
“现在的孩子是伴随科技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科技更感兴趣,接受度也更高。”一位电子信息行业专家在2019年科技活动周客串起“讲解员”角色,“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落幕了,但科普不应该落幕。让7天的集中科普变成300多天的常态科普,这样能让更多孩子拥有科学梦想。”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