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扎根乡村 用知识服务乡村振兴(2)
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服务于小麦、玉米、苹果、葡萄、养殖、蔬菜育苗等领域,将一项又一项的农业技术“本地化”。从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4%和23%,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中国农业大学在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的20多个作物生产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服务“三农”。
实际上,农大与曲周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土治碱时期。当时的曲周是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地方。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是那一段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1973年,他正值青壮年,接到任务后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攻克难题的先行军中。
石元春:因为邯郸地区盐碱地最重的就是曲周,曲周县北部是重中之重。那时候就是从曲周县北部开始的。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这是当地人面对千百年来恶劣自然环境所发出的感叹。粮食几乎绝收,盐碱成灾。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来到曲周县,开始了一场和盐碱地的艰苦斗争。但刚开始,一切都没有他们想象的顺利。
年近90岁的赵文曾经是张庄村支部书记,也是当年第一位将农大师生领进村的村支书。赵文回忆说,在他们看来,这些“教书先生”无非是来搞搞调研,搞搞锻炼。
赵文:教书的先生来治碱了,你说谁能相信呢?前面这么多人专门来改碱治碱都没有弄成,不但没改造好,越改造越坏。
化阻力为动力,石元春等人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开展起工作。
石元春:他叫我们“教书先生”,说你们还是回去教书吧。这是第一个难题,很难啃,群众没信心,干部也没信心。第二个难题,生活上不容易,住的“三漏”房:漏风、漏雨、漏土。
逐渐,农大师生的精神感动了曲周的百姓,也给赵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文:早起吃点早饭,带着干粮,那时候没有暖壶,连水都没得喝,中午在地里啃窝窝头,啃完下午继续干,天黑才走。嘴上起泡,手上起泡,身上起泡,百姓叫我们“三泡”老师。咸萝卜切成丝,弄点葱花炒炒,这就是改善生活了。
努力没有白费。1973年,曲周县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农大的试验田粮食亩产就达到了463斤。
赵文:当年80亩就见效了,“刮金板”上长出好庄稼了,刚开始谁相信呀?最后长出来了,就相信了。一亩地收高粱400斤,“地成方、树成行、道路通排水畅,抽咸补淡,改造土壤”,这一套科学的方法立竿见影。
截止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现如今,曲周县的农业早已走上了“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农大也依托在曲周扎实的科研,走出了三位院士、两位农大校长,培养了60多位教授,200多名硕士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数十载,攻坚克难,服务乡村振兴的“曲周精神”,也被原校长石元春总结为“责任、奉献、科学、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