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圣彼得堡,期待习主席再访
时隔近6年,伊万·卡希济恩仍记得那一天。
2013年9月5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街头人流如潮,一些外国茶友循香而至,找到伊万经营的中国茶室。
“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我给一桌德国客人斟茶时,电视上出现了习近平主席在康斯坦丁宫同普京总统握手的画面。”伊万笑着说:“近6年来,这里(圣彼得堡)更加多元多彩,有了更多中国元素。”
蓝·“北方威尼斯”
清晨,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上,人们在水上运动。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蓝色,是圣彼得堡的地理底色。
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圣彼得堡,坐落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这座城市建于涅瓦河三角洲近百个岛屿及河滩之上,市内水道交错、桥梁纵横,风光旖旎。
圣彼得堡市涅瓦河与冬宫。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蓝色,也是圣彼得堡的历史底色。
自彼得大帝建城以来,圣彼得堡就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内陆水系的重要港口。各色人群、各路货品、各类文化在这里交融,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也沉淀出圣彼得堡的独特魅力,吸引各方游客。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游客赴俄旅游打卡的热门城市。
雨后的圣彼得堡冬宫。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凯特是圣彼得堡街头一家纪念品店的售货员。她说,这几年店里的中国面孔增多,街上中国字变多,店员们会说的中国话也越来越多。
圣彼得堡涅瓦大街一家纪念品店内贴满中文商品标志,其中包括移动支付提醒。老板说,店里的俄罗斯籍店员个个都是“中国通”。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推动下,中俄双方通过互办“旅游年”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民间交往,旅游业发展尤其明显。2018年,俄赴华游客数超过197万人次,中国游客首站出境赴俄罗斯人数超过184万人次,同比增长21.1%。
圣彼得堡的蓝,收录在更多中国游客的镜头里。
红·读懂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石头记》,共分35册,实际录有78回。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圣彼得堡,可以说是俄罗斯汉学研究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波波娃戴上手套,小心地翻动俄藏本《石头记》(即《红楼梦》)。
1832年,清道光年间,一名俄罗斯传教士的学生从北京买走一套35册的《石头记》。他不远万里,将这套书带到圣彼得堡亚洲博物馆,而这所博物馆正是东方文献研究所前身。
1964年,研究所两位俄国教授从材料里翻出这套书,又惊又喜,公之于世。《红楼梦》自此多了一份海外藏本。
俄藏本《红楼梦》,因圣彼得堡曾称为列宁格勒,所以也称列藏本《石头记》。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而《红楼梦》研究只是中俄学术交流的一部分。波波娃说,近年来,俄罗斯国内兴起了研究中国和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
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罗季奥诺夫表示同意:
“就语言学习,10年前圣彼得堡大学有约300人学汉语,而现在在校就超过1000人。通过我们的网络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
波波娃说:“大家都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来理解为什么中国能够快速崛起。”
俄罗斯商人伊万(右一)在自己开的茶室里请朋友喝茶。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