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代人、三位院士,他们的无悔选择叫“国家需要”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6-11 16:42:46
浏览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是不愧于时代的无悔选择。在中国科技界,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这个家,相继产生了三位院士,其中有人甚至是多次放弃熟悉的研究领域,转换到其他研究方向重新开始。在他们心里,这样选择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一个家、两代人、三位院士的科技报国故事。

  李四光:蔚为国用奠基我国地质工作

  大家是否还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奇怪的大石头》?课文讲述了少年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的老家屋后有一块冰川漂砾,他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们在这儿做游戏。“这个石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在那时,这个探索科学的种子,就深深埋在了少年李四光的心中。

  

一家、两代人、三位院士,他们的无悔选择叫“国家需要”

  人们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质学家。但其实他在15岁被选派留学日本时,学的专业却是船用机械。因为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李四光立志要造出坚船利炮来保卫国家。这期间,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两人的一段谈话让李四光永生难忘。

  

一家、两代人、三位院士,他们的无悔选择叫“国家需要”

  李四光外孙女 邹宗平:孙中山期望他能够多学些知识,告诉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那时候李四光想的就是要为中国强盛来努力。

  为中国强盛而努力,是李四光回国后的坚定选择。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他准备投入“实业救国”的工作时,李四光却发现自己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家、两代人、三位院士,他们的无悔选择叫“国家需要”

  李四光外孙女 邹宗平:他去英国留学时,特别选了一个采矿专业好的学校。学了一年以后却发现中国采不出矿来,因为中国没有地质学。因此他回到中国做地质学,有了科学的指导才能找到矿,有了资源实业才能发展。他的动力就是要有一个富强的中国,但是他的手段是做科学。

  为了富强的中国,李四光从学造船到学采矿,再转学地质。这“三级跳”的背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六年学成回国,李四光常走在山川野外,用国际首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国家寻找紧缺的矿产资源。

  新中国成立前夕,李四光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停留,期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此时,国民党政府已密令人员寻找李四光,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这一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但面对国家召唤,李四光当机立断,坚定地朝祖国的方向走去。

  

一家、两代人、三位院士,他们的无悔选择叫“国家需要”

  把个人安危置之脑后,只是因为心念祖国。1950年,李四光回到新中国的大地,开始奋战在地质、石油勘探等建设事业的第一线。那时,国家急需石油能源,但探明储量却非常少,一些大国大肆散布“中国贫油论”,并进行石油封锁。

  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深信我国天然石油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在他的建议下,开始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工作,终于在1959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大庆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在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建设国防的年代,李四光为寻找关键原料——铀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找铀队伍”发现一系列铀矿床,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四光女儿李林:多次为国家需要 改行投身新的科研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