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应往基层发力
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应往基层发力——来自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的专家声音
新华社青岛6月12日电(记者温竞华、田晓航、苏万明)面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医师队伍主要的矛盾已从数量不足向质量不高和结构不优转变,下一步应重点加强基层医生、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建设,让更多医生愿意往基层下沉……
在10日至12日于青岛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我国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专家热议的话题。
“如果说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那临床医师就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中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副司长张彩虹说。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医师数量达到360万人,年诊疗人次数达到83.1亿,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1998年相比,我国医师数量增长了80.4%,年诊疗人次数增长290.1%。医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基层和部分专业医师短板不断补齐。
张彩虹说,目前我国医师队伍主要的矛盾已经从数量不足向质量不高和结构不优转变:47.4%的执业医师为本科以下学历,360万医师中有17%是执业助理医师;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师数量相差较大,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很多乡村甚至没有医生;学科人才数量也存在差异,儿科、精神科、妇产科医师加起来不到25%,全科医生只占8.6%。
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我国在深化医教协同、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等多方面不断加码,以推动全国专科、全科医疗人才培养。
据悉,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连续统一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侧重基本知识和教育,毕业后教育侧重临床能力,继续教育侧重知识技能更新。
“国家认定了859家培训基地、11410家专业基地,2014年以来累计培训将近50万人。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为县级及以下有需求的地区输送医生,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张彩虹说。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会长杜雪平等人提出, 除了注重医生的培养,也要用更多的激励机制为基层医生、全科医生提供发展平台,使他们愿意沉到基层服务。
专家建议,改革完善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和使用激励机制,要多从医生切身利益方面设计考虑。“全科医生应该和专科医生一样,拥有好的待遇、好的平台。应该更多地为他们创造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前景助力。”杜雪平说。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认为,国家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但目前落地不是很理想。要把基层卫生人员的作用发挥好,需要更好的政策设计和落实。一方面,保障基层医生收入不低于县级医院医生水平;另一方面,应考虑为基层医生提供到其他医院学习进修和工作的机会,拓宽基层医生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