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乡音重? 调查显示普通话能力影响工资水平(2)
日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程虹教授团队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普通话能力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普通话能力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会随着其普通话能力的提升而提升。
该研究以2015~2016年CEES数据为基础,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抽样13个(包括19个区县) 进行调查,所调查的企业占广东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83%、劳动力总数的86%;从湖北省17个地级市中抽样13个(20个区县) 调查,所调查的企业占湖北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93%、劳动力总数的90%。两省共回收有效企业问卷1120份、有效员工问卷11249份,不仅包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指标,也包括员工的各类信息。
分析发现,普通话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技能,普通话能力高的市内农民工,工资回报率明显高于非本市且普通话能力较低的农民工。与普通话能力较低的农民工相比,普通话能力中等和较高的本市农民工的工资回报率为9.2%~18.2%。不仅如此,方言和普通话的使用程度以及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农民工正当权益维护以及农民工城镇化进程。
同时,普通话能力对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积累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普通话能力较高的农民工而言,其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晋升竞争力均很强,这些因素可能是对农民工工资产生影响的主要渠道。
对此,研究团队专家建议,从三个层面提高农民工普通话能力:从政府层面,通过政策努力提高农民工对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同时减少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就业差别,在健全公共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渗透提高普通话能力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这一观点;从教育层面,加强在校学生尤其是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培养,重视普通话能力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重要作用;从企业层面,应大力开展在职培训和日常人员管理,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工的普通话能力,加强他们干中学的能力。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