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强国脊梁:“当代毕昇”王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你用电子设备获取中文信息,就应该想到一个人,他带来继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界的“第二次革命”。因为他,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
2006年2月13日,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北京大学在百年讲堂布置了灵堂,人们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吊唁他,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这个人就是王选。
王选,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引起如此众多关注的目光?
这事,得从他1954年考取北京大学数学系说起。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
当年,北大的数学专业犹如皇冠上的明珠,但计算数学在当时是个冷门,因为选择它就意味着和计算机打交道。在那个年代,见过计算机的人都寥寥无几,更别说去研究它了。
王选在指导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新技术开发。资料图
但王选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他说,发展计算技术,不但是国际潮流,也是国家需要,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很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
1958年,王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当助教,并投身北大自主设计的“红旗机”的研发中。由于工作量巨大,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让他的身体垮了下来。
1961年夏天,王选只得回到上海老家养病。难道自己满腹的知识和想法,以后就只能在这里晒太阳了吗?他不甘心。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
而这时候,世界科技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在全球信息爆炸的时代,国外采用电子排版,已经在研制激光照排系统四代机,但中国,仍是一千多年前的活字印刷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时铸字用到的铅合金达20万吨,铜模200万幅,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失衡的产业格局,使中国人一直抬不起头来。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
王选猛然意识到,如果这一切都能用计算机操作,结果将大不一样。王选根据自己的大胆设想,直接提出,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
无热血不逆袭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就是把每一个汉字编成特定的编码,储存到计算机,输出时,用激光术直接扫描成字,但国内当时还停留在铅印时代,我国打算研制自己的二代机、三代机,由于技术太过超前,王选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怀疑,甚至有人说他,“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你想研制第四代,我还想研制第八代呢”。王选说,自己也就是在那时候,学会在骂声中成长。
《当代毕昇——王选》视频截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