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让老家年味“走四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 冉
“这个春节,我虽在北京,却饱尝了老家的‘年味’,有一种幸福的满足感!”昨日,在北京工作的刘妍和记者微信聊天时感慨道。原来,春节前,刘妍早早就为年夜饭做足了功课:她通过信阳本地商家曾海云的微信,预订了两罐浉河港白云村农家焖罐肉和李家寨千张,还在电商平台订购了吴家店的羊肚菌、董家河的土蜂蜜。
家乡味道是最能抵达乡愁的时光隧道。在刘妍的记忆里,年味就是春节前的几天里,爸爸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水气朦胧的厨房里,各种食材变戏法般“变成”一桌子好吃的饭菜:焖罐肉、南湾鱼汤、炖小酥肉、炸丸子……如今工作繁忙不能回家,异乡的游子通过微信和网购平台联系本地商家,一样能品尝家乡美味。
曾海云本是一名地道的信阳茶商,习惯每次给茶友打包茶叶时附赠一罐父母亲炒制好的信阳特色焖罐肉。久而久之,每到年底,不少茶商特地从周口、郑州等地开车过来,只为了品尝这一口地道美味。顾客的热情,让曾海云4年前就燃起了在微信朋友圈售卖自家焖罐肉的想法。
“我父母都是浉河港镇人,过去农家过年时杀年猪,因舍不得吃,就将猪肉分割成小块,煸炒后倒入特制的罐中,在厚厚一层猪油的封存下,可一直吃到第二年。”曾海云说。
每年农历腊月是焖罐肉出锅的季节,曾海云将炒制好的焖罐肉分别用土瓦罐、白瓷罐和不锈钢罐进行分装,仅去年一年就卖出了2000多罐。
曾海云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白云村家家户户都有晒制腊猪蹄、腊排的习惯,这些食材易保存、口味佳,是信阳炖菜必不可少的食材。“今年我打算创立品牌,扩大生产,和乡亲们一起,把家乡美食销得更远!”
“鱼付掌柜,建邺壹号城邦明天要送去五大盒草莓!”“鱼付掌柜,手工挂面来两箱,今天发往郑州。”春节期间,在市区经营鱼付果蔬超市的80后小伙武森阳也迎来了销售旺季,他与创业合伙人陆松合办的鱼菜共生蔬菜生产基地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迎来了大丰收,主打的绿色和无公害产品大受好评。
“这是我们从光山采购的手工糍粑,一两天就能送到外地客户手中。这是从十三里桥乡采购的珍珠糯米,这是东双河镇白庙村的咸鸭蛋,每天都有礼盒封装的订单发往外地……”说起春节前的礼盒销量,武森阳如数家珍。
随着CCTV-4《美食中国》之“品味信阳”的热播,“杂糅四方、兼容百味”的信阳美食又一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也勾起了信阳游子的无尽乡愁。如今,绿色、原生态的土特产品飞出信阳的山沟,成了紧俏的年货。“有了来自老家的‘年味’,我们一样欢欢喜喜过个了幸福的‘信阳年’!”刘妍在微信里高兴地留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