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跨越昼夜 宝贝凌晨降生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依钒 王 洋
一声响亮的啼哭,像胜利的号角,吹走现场所有医务人员的压力和疲惫。1月31日凌晨,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一名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产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2月1日,这名产妇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昼夜之间,跨越万千的产妇余女士今年28岁,常居武汉市汉口区,预产期为2月中旬。1月22日,余女士由武汉返回信阳,随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1月29日,她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高度疑似病例被送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留观病房隔离观察,等待确诊结果。
情况更为复杂的是,在此前的常规产检中,余女士就出现了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进入市第二人民医院后,经专家会诊,余女士还患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且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这种疾病是妇产科急危重症,死亡率很高。
怎么隔离?如何救治?怎样护理?难题一道道地摆在全院医务人员面前。疫情如魔鬼,病情太复杂,这既考验医术,更关乎医德。
“我是党员,我先上!”“抢救病人责无旁贷,让我去!”“我没有家庭负担,让我来!”了解情况后,多位医务人员主动报名,积极要求参与这场特殊的救治。
1月30日21时许,余女士突然出现破水迹象,医院启动急危重患者绿色救治通道,紧急协调防护服、护目镜、防溅屏、N95口罩等防护物资,各科室专家全力救治。
“这是一次‘特别’的接生,既要保证产妇的安全,医务人员也要做好防护。”2月3日,参与手术的妇产科主任姜平平介绍,如果顺产,余女士随时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及心力衰竭,危及生命,而对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高度疑似患者进行剖腹产手术,医务人员势必要面临极大的被感染风险。
与“魔鬼”抗战,勇夺“新生”,相关医务人员迅速确定了剖腹产方案。1月30日22时,余女士羊水破裂,出现规律宫缩,进入产程,早已准备就绪的妇产科、儿科、疾控科、医务科、院感办、手术室、设备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的20多名医务人员先后投入会战……直至凌晨2时许,一名男婴呱呱坠地。
2月3日,记者从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余女士产后已转到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新生男婴健康,居家观察;当晚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现正隔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