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碱麦,亮丽的乡村诗行(逐梦)
河北沧州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麦开镰。
黄骅市文联供图
刘玉锁在查看旱碱麦长势。
傅新春摄
张卫军(左二)带领年轻同事开展田间调查。
刘 凯摄
6月的阳光,在天地间欢畅穿梭。在河北沧州黄骅市后仙庄村北洼,自打麦子播种,刘玉锁几乎每天一早都要来洼里转上一圈,瞧瞧麦子长势,查看有没有杂草、虫害、锈病,是不是到了飞防的最佳时机。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种地的“土行家”,刘玉锁既为自家麦子操心,更为全村麦子操心。
此刻,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刘玉锁走在金色的麦茬地里,黧黑的脸上漾起深深的笑纹。几天前,联合收割机威风凛凛地开进这片大洼。仅仅3天时间,3800多亩旱碱麦就被割了个精光。一亩旱碱麦,多数都能达到260公斤到300公斤的产量,好地块竟超过了350公斤。这样的土地,这样的收成,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啊!大囤满、小囤流的愿景,结结实实地实现了。
“用好盐碱地,种好中国粮”。作为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庄稼把式,刘玉锁充满自信。
一
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那年秋天,刘玉锁家的田地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戏法”。
一台村里人从未见过的大机器开到玉米地边。“呼啦啦”机器启动,一转眼,七八行玉米连带着秸秆就被机器“咔嚓咔嚓”吞进肚里。这“吃相”让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阵低声惊叹。不过,它吃得快,吐得也利落。玉米棒子一个接一个被送进仓斗中,让人目不暇接。机器身后,粉碎过的秸秆被均匀地撒回田地里。小半天工夫,十几亩地的活就干完了。收完玉米,再种小麦。刘玉锁请来翻耕机,又是不到半天时间,玉米秸秆连同地里的杂草,全部被翻扣到了30厘米深的地下。紧接着,轮到旋耕机、播种机登场,由一台大拖拉机带着,耙地、播种、施底肥,一溜烟就干完了。
“这就叫农业现代化吧?今年可见识了。”村民们之前也听说过这些先进的大机械,但总觉得那是很远的事。刘玉锁家一个星期之内连连上演秋收秋种戏法,在村里引起不小轰动。
“戏法”虽然看着热闹,但有的村民还是对实用性不以为然。有人说,钱烧得呗,又不是身子骨儿不好自己干不动。也有人说,把秸秆卖给奶牛场还能挣点钱,翻到地里那不是白白浪费?还得给农机手出工钱。在村里十字街口,刘玉锁给七嘴八舌的人们算了一笔账:依靠人工,光掰玉米棒子,“白加黑”地干,每家也得干上十来天。再加上耕地、耙地、种麦子,每年都得鼓捣一个月。费工费力的事,上岁数的人干不动,还得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拽回来秋收,耽误人家工钱不算,路费不也是一笔钱?机收机种,动动嘴皮子交代两句,活儿就清了,一季能省出20天时间。两个壮劳力,多打20天零工,能多挣多少钱?秋收省了时,种麦还能抢到好墒情。背着抱着哪个划算,大家伙儿自己掂量。
尽管当场没多少人明确表态,但刘玉锁清楚,自己精心策划的“戏法”已经达到了目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向盐碱地要丰收,农业专家给出了“培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种植”的套餐方案。当了多年村干部,刘玉锁深谙:好办法与好落实之间,最实际的就是自己带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