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碱麦,亮丽的乡村诗行(逐梦)(2)
事实最能服人。因为秋收快,抓住了好墒情,第二年春天,刘玉锁的旱碱麦返青格外早,而且麦苗又齐又壮,原本的盐渍“秃地片儿”也显少了。再看没有进行深翻、秸秆还田的旱碱麦地,麦苗稀一片、密一片,庄稼人看着就闹心。一时间,乡亲们纷纷仔细盘算起秸秆还田、机收机打的事儿。
刘玉锁记得很清楚,后仙庄村一户不落地实现农事机械化,仅仅用了3年。3年,大机械作业为盐碱地土壤改良带来的益处已经是肉眼可见。地里盐渍斑块越来越少,连原来根本不长麦苗的孬地,也能种麦子了,全村旱碱麦播种量每年都成百亩增加。当黄骅市农业部门第一次组织深松土地的时候,村民一改之前的观望态度,家家户户奋勇争先。大家都说,这深松作业是给土地舒筋活血,土地舒坦着呢!免费深松让多年板结僵硬的深层土地痛痛快快伸了个懒腰,蓄水、排涝的本事更强了。秋耕时节,乡亲们抓一把泥土捧在手上,只觉暄暄腾腾的,隐隐约约还有了些油性,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儿。
村里人私底下喊刘玉锁“土行家”。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汉子,在科学种田上真不含糊。他头脑活络,特别喜欢接受农业科技的新生事物。他的堂嫂在农业科研单位工作,每每见面或电话联系,刘玉锁第一件事就是向她打听有啥好种子,有啥种地的新方法。几个反响不错的新品种,都是刘玉锁在村里率先试种、率先丰收。
科技种田如同吃甘蔗,越到深处越甜。对于大机械作业、秸秆还田、旱碱麦沟播等新技术,刘玉锁如饥似渴,处处留心,考察求教。“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10年,他率先把自己从一个传统庄稼把式变成了科技新农人。
“玉锁叔,今年一亩地播多少麦种合适?”
“玉锁老弟,咱这麦子该喷磷酸二氢钾了不?”
刘玉锁用自己的新本领、新知识,回应着乡亲们对于土地的热情。在他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了后仙庄村科学种田的主心骨。
10年看巨变。千百年来深受盐碱之害的大洼,如今化为一马平川的原野,村舍俨然,庄稼油绿。特别是到了五黄六月,风摇麦浪,千里麦香。如果在高空俯瞰,整个平原真像一张嘴角上扬的金色笑脸。
二
从“以地适种”到“以种适地”,让种子和土地相向而行。这一理念,对盐碱地综合利用影响颇深。农艺师张卫军等农业科技工作者,正是沿着“以种适地”的科研思路,不舍昼夜,默默耕耘。
张卫军从小就对这片盐碱地的贫瘠低产印象深刻。那时候,土地产量低,少年张卫军时常被父母打发到大碱洼里采野菜填肚子,碱蓬等野菜成为他重要的成长记忆。当然,饥饿也挡不住少年飞扬的心。他想,这遍地的野菜如果都变成麦子多好。一望无际的大洼,如果满洼都能种上麦子,那能让多少人吃上饱饭啊!
1988年,张卫军农校毕业,被分配到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工作。之前,农科所已经从事旱碱麦品种选育多年,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和科研经验,并且有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冀麦32”。“冀麦32”在黄骅农村示范种植,旱碱麦亩均产量从原来的几十公斤一下子提高到150公斤,上了一个大台阶。
张卫军很快融入了旱碱麦育种团队。
这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返青时间、返青率、拔节时间、分蘖率、成穗率、扬花时间、株高、根系深度、穗粒数、单粒重……一个个科研数据,都要靠试验田里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里的周密分析来取得。育种组当时只有3个人,而列入调查的小麦品种多达40多个,调查范围足足4亩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