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中的文明杭州 城市文明金名片为亚运增光添彩(2)
如今这种文明礼让习惯,已经深深根植在杭州人的文明意识里,遍及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地铁、电梯等公共场所,杭州也倡导人们先下后上、先出后进;在对“一老一小”的关爱上,杭州市就印发《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并明确具体任务。
善意之城 亚运底气
2022年,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进“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的实施方案》。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就是要塑造既彰显浙江特质又具有杭州韵味,符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之义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既体现在宏观处,也体现在细节上;既体现在亚运观赛场上,也体现在杭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个多月前的6月初,“韵味杭州”2023年中国滑板公开赛(钱塘站)暨亚运会滑板项目测试赛在钱塘轮滑中心精彩上演。比赛时,观众有序入场,几乎没人在场内走动,当比赛结束时,大家又自觉将垃圾带出场外,并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这种文明观赛秩序成为当天的一道风景。
“韵味杭州”系列测试赛是杭州亚运会筹办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检验,也是一次“摸底考试”——以举办系列测试赛为契机,杭州亚组委倡导市民当好东道主,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状态迎接亚运盛会。
这次“摸底考试”的成绩无疑是优秀的,其背后所体现的这种“礼让亚运”的城市精神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却非一日之功。
2017年7月,杭州翠苑街道一家老旧小区里,出现了18个特殊的停车位,目的是为了让探望老人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方便他们好停车。此后,闻名全国的“孝心车位”由此诞生。目前,杭州市共有1200多个小区建成近5000个“孝心车位”。
“孝心车位”不仅是一项社区福利,更是一种价值导向,其“助孝”功能和社会影响推进了杭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了杭州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也成为杭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生动注脚。
这样生动的精神文明创建故事在杭州还有很多。在大街小巷,有坚持28年提供免费打气服务的“梦湖花艺”、16年来一直为辖区老人免费送餐的夕阳红餐厅、退休后一直免费为居民缝补的“孙大姐”、跑遍西湖为老人免费理发的“匠人益剪”……
2013年以来,杭州每年举行“最美人物”、平民英雄、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涌现出无数个文明实践品牌:比如“行有礼”“餐有礼”等十礼;以“礼让斑马线”“孝心车位”为代表的十大名片;以及以一系列最美杭州人为代表的先进个人,这些精神文明实践品牌背后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它们的集中涌现让杭州成为了一座充满温暖的善意之城。杭州也因此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成功举办亚运会,这些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是杭州的底蕴和底气所在,同时在经过G20峰会和亚运会的洗礼考验后,也必将为杭州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文明亚运 蔚然成风
文明接力,弦歌不辍。杭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离不开每一个杭州市民的踊跃参与。如今,放眼杭州,一股护航亚运的文明风正席卷而来。
从机关单位退休后,家住杭州市西湖区的陈幼娟一直在坚持做三件事:去老年大学学英语、做志愿者和写作。今年,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69岁的她多了一个新身份——将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亚运场馆周边等地开展驻点服务,并走进社区开展“亚运小课堂”,向市民游客特别是老年人,教授如何使用“亚运一站通”小程序,如何进行数字火炬手传递、线上购票及观赛等,提供数字助老“身边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