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诗文经典 赓续中华文脉(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2)
这就是传统文化、经典诗文的力量。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真正讲透、讲懂传统文化里的哪怕一联诗、一个场景、一段故事,人们就会记住一辈子,甚至受用一生。对许多人来说,中国文化的象征非常具象,可能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的话,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诗,就是“郑和七下西洋”这样的故事。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生机勃发,离不开天下为公、四海一家、孝悌忠信、协和万邦等一系列理想观念、价值追求。这些精神内涵深深埋藏在诗句中,成为刻印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就是要以通俗化、大众化、艺术化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激活每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基因,让人们从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吸取智慧,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经典诗文,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又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凝练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华文学传统与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古代经典诗文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明不断走向创新发展的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让古典诗词活在当下
彭 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到中秋佳节,许多人都会引用苏轼的这两句词,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在传统节日里读一读古典诗词,节日氛围与诗词意境遥相呼应、彼此契合,成为人们了解节日内涵、亲近文化传统的有益之举。重温古人寄寓在诗词中的情怀与心境,既是溯流而上,感受中华文化的根与脉,也是让忙碌的心灵慢下来,用传统智慧涵养今天的生活。
这样的时刻,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古典诗词活在当下,它们凝结着的热烈深沉的生命体验与精神意涵,也活在当下。那些落花风雨、春秋佳日、羁旅愁思、家国天下,携带着滚烫的体温,即便相隔千年,览之仍觉如在目前,心有戚戚。
在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方面,诗词有它的独特优势。其一是广泛的接受人群。在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摘得冠军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许多诗词同好,发现古典诗词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接受土壤。节目舞台上,涌现出学生、农民、医生、快递员、民航机长等各行各业的诗词爱好者;日常生活里,我在不同地方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一起“飞花令”,一起“诗词接龙”。在融洽友好的切磋琢磨中,诗词仿佛一座用语言搭建的立交桥,让我们连通八方、共鸣共情。
其二是亲切的接受形式。阅读诗词不需要正襟危坐,也不需要黄卷青灯,许多诗词小巧玲珑,平易近人,如同伴你左右的温暖灯光,是日常生活中亲切可人的一抹亮色。尤其当我们放下仰望的姿态,用平视的心态对话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代诗人,会发现他们就像你身边的某个朋友,有血、有肉、可爱、可亲。读之越深,越能发现清词丽句背后一个个天高海阔的世界。经典诗人们和我们一样有烦恼有挫折,却不改挺拔之姿,葆有向上之心,彰显韧性之骨,难怪千载而下,其诗句还让我们如此追慕,如此着迷。
诗词中蕴含的文化能量极为丰赡,需要我们去深入开掘,去重新编码,以更多元更新颖的方式将其传播输出。如果说诗词文化如水般无所不达,那么当下传承发展诗词文化的关键就是找到恰当的载体“随物赋形”,呈现其万千色彩,释放其无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