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飘香(2)
此刻的任妈妈,早已悄然落泪。为了不惊扰阁阁,她不敢用手擦眼泪,任由泪水从脸庞流下,再流到枕头上。渐渐地,任妈妈听到阁阁的呼吸声越来越大。阁阁进入了熟睡状态,任妈妈却睡意全无。她把阁阁搂在身旁,一会轻抚着她的头发,一会轻抚着她的胳膊,抚着抚着,泪又出来了。
“任妈妈,俺能叫你妈妈吗?”第二天早上起床,阁阁鼓足勇气对任妈妈说。“能啊!”任妈妈微笑着把阁阁搂到怀中。“母女俩”紧紧相拥。
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细致、精准,他们还发现:由于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一般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没问题了,需要资金和物资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最需要的是关爱和陪伴。
是该调整工作思路,增加服务项目了!微爱妈妈——微公益协会又一个项目在实践中产生了。新项目接踵而来,儿童服务站、温暖小屋、女童保护、微笑音画、微爱美发、微爱心声……汇聚成爱的河流,幸福的海洋。
三
来到泗水县圣水峪小城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楼时,“乡村儒学讲堂”正在进行,30多名大爷大娘正聚精会神地听课。
70岁的陈一鸣大爷是“乡村儒学讲堂”的全职义工。他从过军,当过民办教师。2013年泗水县在小城子村创新试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主要讲传统文化、礼仪孝道,退休在家的他便主动申请当义工。
小城子村有近1400人,留守的有七八百人,全是老人和小孩,75岁以上的就有170多个。他们需要互帮互助、抱团取暖,也需要文化的浸润。“乡村儒学讲堂”一开始在小学里讲,考虑到影响孩子们上课,后来租了一个老百姓的小四合院,再后来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讲堂搬到一楼。
陈大爷说,刚开始,还有人说风凉话:都什么年代了,还学儒学。但组织者没有动摇,坚持自己的选择。慢慢地,大家看到了小城子村的变化,投来羡慕的眼光。老人心态平和,中年人孝顺,年轻人上进,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近几年村里出了6个博士、20多个研究生、50多个大学生。
另一位义工叫陈本义,小陈一鸣大爷3岁,是小城子村的养鸡专业户。听“乡村儒学讲堂”第一堂课,他就被深深吸引了。老师讲了孔子的故事,讲了仁义礼智信的起源以及意义。期间有一个细节打动了他:老师讲完课后来到学校门口,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棍艰难行走,老师对他嘘寒问暖,还当即掏出200块钱给老人。
从此,他不仅风雨无阻地参加“乡村儒学讲堂”,还主动申请当义工。他家里养了4000多只鸡,有忙不完的活,但只要哪天有讲堂的课,他就会凌晨起床,把所有的活儿赶在上午9点前做完。
虽然小城子村“乡村儒学讲堂”早在2013年就开讲了,但现在也成了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延伸的触角。微公益协会会长杨斌告诉我说,他们想参与到服务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探索如何服务农村“一老”“一小”和残疾人,打造综合性乡村服务体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是“微爱益家儿童服务站”,他们想让留守儿童在这里得到全方位照顾和成长,而一楼的“乡村儒学讲堂”也只不过是“微孝益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局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左边,是小城子村的“幸福食堂”,老人们定期在这里一起包水饺吃饭,一起下棋娱乐。特别是每年除夕,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会在这里吃团年饭。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边则是老人的洗澡间、洗衣房,以及“光彩作坊”。微公益协会想得周到,为了给留守妇女增加收入,他们不仅到处联系手工活,还提供专门场地,美其名曰:光彩作坊。
这些,并不是他们的独创,他们去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学人所长,进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