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创作,不断打磨精品(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3)
还有一位观众在看完《咏春》后,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长长的感想。他说,叶师父闯荡香港,右手拿着牌匾,左手米袋空空,一手理想、一手现实的境遇深深打动了自己,那是为理想而打拼的普通人都会有的共情。一位年轻女孩为我们手写了一封长信,讲述患有抑郁症的她如何从舞剧《花木兰》中汲取向上力量。我们相信,只有产生这样的共鸣共情,观众才愿意再次走进剧场。
中国舞剧史上,《丝路花雨》中的“千手观音舞”、《红色娘子军》的“练兵舞”等,都成为一代人心中难忘的回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渔光曲”舞段、《只此青绿》中描绘山石意象的“青绿女裙”舞段、《咏春》里五大门派的“对决过招”舞段,原本就在剧院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演出视频经剪辑后上传到互联网,再次引发观看热潮,很多观众因为一个舞段打动自己而走进剧场。应该看到,新媒体成为今天舞剧传播的新途径,网络平台传播与剧场艺术创作互动互联,能够激发新的创作理念和观演理念,更好实现编导的创作初衷。
面对当前演出市场的“舞剧热”,我们既欣慰于坚守行业的从业者演出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坚守本心,摒弃浮躁,认真打磨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尊重创作、尊重舞台、尊重观众,才能拿出更多受欢迎的精品力作。
(作者为舞剧导演,本报记者任飞帆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1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