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文明图谱勾勒精彩一笔(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4)
墙角立着洛阳铲,桌上堆满考古报告,连电脑桌面也是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旧照……一进毛瑞林(见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办公室,“考古”的气息扑面而来。
毛瑞林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1986年夏,在老家甘肃渭源县,刚刚参加完高考的毛瑞林填报了吉林大学考古系。彼时,黄土高原的小县城,考古学鲜有人知。
千里求学,第一堂专业课,毛瑞林却有些失望——学习认石头。几堂课下来,毛瑞林发现,认石头是辨别石器类型、加工方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概念的重要方式。此后4年,他课上勤学,课下勤练。一把洛阳铲,用得娴熟。“装载”完技能,毛瑞林被分配回了甘肃。在甘肃,年轻的毛瑞林正好赶上了悬泉置遗址发掘。
悬泉置位于今天甘肃瓜州县和敦煌市交界的戈壁上,是汉朝官员西出阳关、西域使者东进长安的中转站。当时的发掘现场,无房屋、没餐厨,回敦煌市区的车一天只有一趟,单程两个小时。
“不怕生活条件苦,就怕没考古发现。”回想当年,毛瑞林不无感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掘,一无所获。
继续坚持,转机终于出现。当发掘到30厘米左右时,现场发现了丝绸残片、青铜器残片、铁器残片等文物。再向下,成果惊人,悬泉汉简问世了。“一天就出土了1000多枚。”毛瑞林兴奋地说。
深埋两千多年的汉简被挖出时,沾着一层沙土。“不能水洗,见水简废。”毛瑞林说,必须用小毛笔一层一层刷,用牙签一点一点剔。他和同事白天挖掘,晚上清理。考古队返回兰州休整,毛瑞林独自留守。大漠戈壁,只他一人。白天,深入悬泉沟,勘察古人走过的路;晚上,仔细研究汉简,感受汉代的历史余韵。
历时两年,毛瑞林和同事一起,叩开了悬泉置关闭千年的大门,证实了古丝绸之路的繁盛。2014年6月,悬泉置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后,毛瑞林每年都有七八个月在考古发掘现场度过。2008年7月,毛瑞林带队发掘临潭磨沟齐家文化遗址,“当时正值盛夏,烈日高悬,热浪灼人,我们拨开层层黄土,揭开古代文明真容。”
毛瑞林说,经过10多年不间断的工作,目前共发掘清理面积约1万平方米、墓葬1700余座,出土石器、骨器、铁器等不同质地随葬器物约1万余件(组)。
“石器和骨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大量出土不足为奇。”毛瑞林说,令人惊叹的是,出土了金耳饰和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器。“这说明,齐家文化分布区是古代中国早期文明中冶金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考古发掘出的遗迹遗物,可廓清历史脉络、‘证经补史’。”毛瑞林说,近年来,考古学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考古工作之幸、考古人之幸,“若再回当年,还学考古。”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3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