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暖融融(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12 06:01:06
浏览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驱车盘桓到了山顶。方如果让我远望,几百米开外,在皑皑白雪之下,能看到一个女子的脸部轮廓。有多大?一百五十亩地。有多少作品?他伸出四个指头,目前是四幅。说完掏出手机,展示了航拍的图片,最小的草原石人的脸,也有一百二十亩。他兴奋地告诉我,大地艺术山已成为全城民众的打卡点,特别是暑假夏令营,孩子们在野外住三天,描绘人像、辨识花草、了解地质、创作作品。以大地为课堂,正是大家追求的方向。

  出山路,进城,我老远就望见公园的湖面上,很多人在滑冰。方如果说,夏天划船,冬天滑冰,这公园是市民休闲的最好去处。凑近一看,两个四五岁的孩子,穿着冰鞋,裹着厚衣,晃晃悠悠,像两只小企鹅,惹得父母哈哈大笑。还有一个红衣女孩,八九岁的样子,正滑、倒滑、拐弯、旋转,整套动作优雅娴熟。我想起自己直到高中时,才在体育课上第一次触摸到冰鞋,颤颤巍巍上场,刚走了两步,就摔了三跤。如今的孩子们,小小年纪就体验了丰富的体育活动。生活之变,令人艳羡。

  正准备上车,听到一阵喧天锣鼓,一大群穿红戴绿的男女,正在舞龙灯、耍狮子、划旱船。方如果说,这是大家在为春节排练节目呢,这节目演的人开心、看的人喜欢。你们时间太紧了,不走的话,晚上带你们去看花灯展和冰雕展。

  告别同学,一路向西。昔日颠簸的312国道,早已被高速路替代,三百公里行程,只需三个小时,便到了精河。在一位文友家里,八九个来自县里的作者已等候多时。与这位文友因文学结缘,也已二十多年。精河县离家乡仅百里之遥,这里有一批喜欢写作的朋友,所以每次返乡,我都必经此地。文友拿出一本厚厚的打印稿,说九个人集资,想出一本散文合集,邀请我写个序。作者有干部、医生、农民、商贩和打工者,因为热爱文学,大家凝聚在一起,用出书的方式,迎接新年。我有些感动,慨然应允。

  正说着,母亲电话打来,询问抵家的具体时间。我只好婉拒文友晚饭的安排,继续往家赶。

  路上,妻子有些感慨地说:“日子越来越好,现在过年,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怎样把年过得有意义。”对此,我深表赞同。总有一些美好,栖居在心灵之上,汇成节日里别样的幸福。

  

  一路喜庆,一路祝福

  李万军

  老家大哥打来电话,喊我们去他家过年。好些年了,我们兄弟各忙各的,很久没一起过年了,是该好好聚聚了。

  去年春节前夕,我和妻子给大哥打了个电话,告知已准备就绪,就欢快地上了路。连公路也似乎嗅到了节日的味道,车辆比平时多了许多。我们开车下了高速,经县道,过乡街,正准备拐入老家村组公路,就接到大哥来电:“你们到哪了?”听我们说正准备驶入老家村路,大哥忙说:“别走那条路了,车多,堵得很,可以从新路走。”

  “新路?”我有些迷惑。

  大哥在电话那头解释:“尖岩村的路修好了,通到我们村,我们叫新路。虽然绕了点,不过车很少,跟着导航走就行。”

  听大哥这样说,我们好奇又兴奋,马上导航往尖岩村驶去。

  尖岩村,与我老家箐脚村是邻村,只不过尖岩村是在高高的大山上,像在云端里,我们村是在低凹的大山脚,像在山沟里。从老家抬眼看尖岩,高山险峻、岩石尖峭,去那里就像往天上爬一样。

  尖岩村的背面,是贵州毕节纳雍县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交界的纳雍河。那河把尖岩村拦住,在这高山之上,显然尖岩村是个孤独的角落,往哪修路都很艰难。以前和外界往来,都靠从杂草乱石里走出来的山道,崎岖陡峭,有些路段还要手脚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