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 我们一起感受文化魅力
天津古文化街街景。
王 瑨摄
泥潭村村民在观看“村晚”。
徐 靖摄
观众在电影放映厅欣赏评剧。
任姗姗摄
重庆工业博物馆外的游客。
周飞亚摄
司徒小镇村民在表演打铁花。
赵偲汝摄
(数据来自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电影局)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春节期间,各地可以多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喜庆、更欢快。”
从“村晚”的兴起,到电影春节档持续红火,从民俗小镇、非遗集市的人潮熙攘,到“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新时尚……近年来,人们过节的方式正发生变化,一批春节“新民俗”悄悄萌芽。这个春节,记者走进城市与乡村,感受各地春节的文化魅力。
——编 者
天津 正月初二
古文化街上古韵流芳
王 瑨
醒木折扇、长袍马褂,看捧逗间默契配合;一壶清茶、几碟小吃,听相声“包袱”铺垫抖翻缝……大年初二上午10点,天津名流茶馆开门迎客,阵阵笑声唤醒古街。坐在我身边的观众刘女士,带着全家从石家庄来天津游玩,下了高铁第一站便直奔古文化街。“到茶馆听相声,地道!”
今年春节,天津古文化街上的十几家相声茶馆打起了“擂台赛”,纷纷亮出拿手好戏。仅以名流茶馆为例,每天4到5场演出,既有传统名段,也有原创新剧本,每场演出都坐得满坑满谷,还首次尝试在舞台上设置加座。
相声茶馆的火热,是古文化街人气的缩影。600多米长的古文化街喜气洋洋,鲜亮亮的年画,红彤彤的剪纸,甜蜜蜜的糖人儿,快板高跷、京剧鼓曲、舞龙舞狮……浸润着民族风情的民间艺术,翘首等待着人们的热情瞩目。如古文化街街口的匾额“津门故里”所示,这里曾是天津市区的中心区域。人们品小吃、逛庙会,看流光溢彩的戏楼、天后宫,津沽的年味儿总是这般古韵流芳。广东深圳游客陈先生连续3天都来“打卡”古文化街,“看不够,玩不够,吃不够!”
“‘大胖娃娃墙上挂,古文化街买年画。’每年春节,我都来这儿逛逛。”土生土长的天津游客李先生说。杨柳青年画摊位,是街区最火爆的点位之一。这个春节,老字号第一次在户外支起了摊位,将百花福木板摆了出来,老老少少都能上手体验一把。一碗颜料能拓20多幅图,一天下来,要用掉10多碗颜料。店铺里,年画冰箱贴、胶印年画等成了热销产品。一幅幅年画,刻印在人们心灵的底版上,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再往前走,泥人张店铺古朴依旧、热闹更盛,这几天每天接待游客近2万人。5名店员为游客讲解泥人张制作工艺,一双巧手,拍、削、压、滚,一掬香泥,形可传神,俗能生雅。彩塑细微的人物表情、流畅的衣襟线条,引来不少年轻游客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