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感受乡村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22 10:30:07
浏览

原标题:在浙江,感受乡村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将一方水土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浙江,感受乡村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提起博物馆,不少人第一反应是“高大上”、在城市里。的确,对农村而言,过去博物馆更像是个“稀罕物”。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提升,博物馆在乡村正快速崛起。

浙江是文物大省,文化遗产丰富。在基本完成“县县都有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后,乡村博物馆建设计划提上日程。2021年9月,作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浙江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

如今之江大地上,一个个乡村博物馆成为广袤乡野上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截至2023年9月底,浙江已建成乡村博物馆692家,涵盖红色根脉、名人故居、非遗技艺、乡村记忆、民俗风情、村史乡贤、科普教育、书画艺术、民间收藏、工业遗产、特色产业、文化遗迹等12个类别。

在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看来,乡村博物馆守护住了乡村文化根脉,活化了优秀传统文化,兴旺了乡村产业发展,厚植了精神共富沃土,是社会文明进步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反映。

“一村一馆一品”承载乡愁记忆

乡村博物馆携着乡愁记忆与文化基因,通过老物件与老照片等展品,将一方水土的故事娓娓道来。

那么,何为乡村博物馆?标准该如何界定?过去业界对乡村博物馆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和界定标准。浙江省文物局和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反复研究修改了十多次,于2022年4月出台了《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首次提出“乡村博物馆”定义:乡村博物馆是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其中明确规定乡村博物馆的展览面积应不少于100平方米,藏品数量应不少于50件/组。

这份《指南》为乡村博物馆划出了一道底线——具备博物馆功能的文化窗口。同时,“体现鲜明的在地性,突出‘一村一馆一品’的地方特色”被写进《指南》之中。

“开窑大吉!”浙江金华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的一座柴窑前,窑工师傅们砸开泥封窑门,将窑口内的匣钵小心翼翼地搬出。历经八天八夜烧制冷却,1000多件瓷器悉数出窑。聚在窑口旁的上百名匠人、村民和游客,不禁为这“出窑万彩”的时刻欢呼起来。

坛头古村拥有近700年历史,是古婺窑遗迹所在地之一。“我学习制作婺瓷十多年,一直希望有个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藏品和作品,终于在47岁那年,在坛头村租下三栋古宅,按照标准开办了展示馆。”婺瓷匠人陈金生说。在浙江省公布的首批56家乡村博物馆名单上,武义县婺瓷展示馆榜上有名。

走进这座青砖青瓦的展示馆,只见上千件各式各样的婺瓷藏品高低错落、摆放有致,在柔和的灯光下,有的瓷器粗犷古朴,有的瓷釉温润沉静。沿着精心设置的导览路线一路走去,婺瓷的前世今生在眼前铺陈开来。参观者们聆听讲座,亲手拉坯,体验古法烧窑。

聚沙成塔,乡愁记忆留了下来。暖阳下,浙江绍兴柯桥区福全街道徐山村的福全农耕博物馆内,不少村民来到这里参观。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王秋良介绍,博物馆由老旧粮仓改建而成,房式仓和土圆仓的建筑结构所呈现的历史风貌,让展馆平添历史的厚重感。“很多村民和游客反映,只要一走进这个农耕博物馆,就像被拉回牧笛声声、稻浪滚滚的田园生活。”王秋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