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展现宽广发展空间(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4-08 23:28:01
浏览

  虽然年逾花甲,广场舞让我感觉自己依然充满活力。团里有人感慨,广场舞像一盏灯,照亮了生活,成为退休后的精神寄托。我们也深深感到,从爱好中获取精神滋养,乐享退休生活,离不开家人和社区的理解支持,更离不开今天的好日子。日子过得好,跳广场舞更有劲!

  (作者为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齐舞飞扬舞蹈团团长,本报记者王洲采访整理)

  

  唱响热爱  传递感动

  占蓉潇

  荣获群众文艺群星奖,受邀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合唱作品在短视频平台上点击量过亿,网友点赞刷屏……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自成立以来,不仅受到专业领域的认可,也赢得线上线下观众的喜爱。

  要想唱出动人的歌曲,不仅需要扎实的声乐基本功,还需要创意的迸发。我们一边把不同难度的声乐知识、演唱技巧教给学生,一边思考如何发挥合唱作为群众文艺的优势,唱出新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阿卡贝拉不需要伴奏,人数灵活,适合在繁忙学业中挤出时间的孩子们,同时也能发挥少年的音色优势,唱出纯真空灵的美感。于是,我们创新演绎《夜空中最亮的星》《稻香》等质地温暖的歌曲,同学们以杯子为乐器给自己伴奏,美妙的演唱搭配新颖的形式,打动了许多网友。

  作为课外兴趣团体,合唱让孩子们体验到艺术创造的快乐,逐渐形成对美和善的认知,发挥了美育的作用。比如合唱讲究“让”,除了选好曲目、精心编排,更重要的是各个声部要均衡。不能因为高声部音色明亮又相对好唱就突出,也不能因为中声部夹在中间就忽略,同样,缺了低声部也不行,这使孩子们懂得了相互协作的意义。

  合唱艺术关乎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我们在选曲上很用心。带大家排练《这世界那么多人》,我们分析讲解歌词,与青春期的孩子们畅聊生活情感,鼓励大家珍惜青春韶华,用功读书。近两年,我们有意识地选择《花腰彝弦》《敕勒歌》《茉莉花》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目,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特点及文化特色。我们还带大家演唱不同语言的作品,在歌声中看到更多彩的世界。今年年初,合唱团赴挪威参加中挪建交70周年演出活动和北极光艺术节,孩子们在北极圈里见到绚烂的北极光时,情不自禁地唱起挪威作曲家创作的《北极光》《苔原》,歌声中的美丽在那一刻成为现实。

  一周至少两次的排练,成为团员们在学习之余的相聚时刻。排练当天,孩子们踏着歌声进入教室,结束排练后哼着曲调回家,有时天晴有时雨,但从未间断。为什么如此坚持?有的孩子说这是文化学习之余的放松,也有的说这是一种精神寄托,还有的说大家在一起唱歌是幸福的事。

  常有网友关心,同学们经常活跃在舞台上,是如何兼顾学习和唱歌的?每个孩子在进入合唱团后,都会收到指挥老师赠送的小礼物“金直尺”,上面除了合唱团标志外,还有这样一句话:“心中有尺,行事有度”。有了心中的尺度,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专注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业,不拖延、不放纵,自然能在学习和排练之间做到平衡。

  今年是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建团30周年。30年来,合唱团成为校园里的一片精神绿地,滋养着一批又一批六中学子。从校园到社区,从国内到海外,我们用歌声传递光和热,分享音乐带来的喜悦与感动。今后,我们会继续精进技艺,努力打磨好作品,唱出青春的朝气,唱响时代的旋律。

  (作者为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指挥)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9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