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甲骨文遇见当代知音(人文观察)(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4-13 23:12:01
浏览

  现实中,研究者很少亲手拿着残片按图索骥,大多依靠拓片及实物照片汇编的资料。买书,读书,再买书,蒋玉斌的研究室被堆满了,几乎无处下脚。龟甲和牛肩胛骨标本则是案头必备,他时常观察摩挲,对相关部位了如指掌。

  这些年,他翻了数十本解剖学书籍,还炖过不少牛扇骨,观察血管进出骨头形成的痕迹,及其在拓片上的呈现。“讨论甲骨文本的物质性,看实物形态与卜辞的关系,收获很多。”

  如何判断缀合成功?这不仅要求形状严丝合缝,正反两面纹路相同,字体、风格、内容也须契合。多年来,相关学者接续完成7000多组缀合。这些甲骨实物和公开材料,早在他们头脑里形成了数据库。

  而作为一门活的学问,甲骨研究是变动不居的。这些年,安阳师院“殷契文渊”、河南大学“缀多多”、首都师大“校重宝”等平台和小程序陆续上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集纳、研判、拼合,逐渐由学者的构想变为现实。

  6600余条,300万次访问,复旦古文字中心“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在今年初上线,将缀合情况、出处等资料汇于一处。“不少学者费心整理,却发现前人已有成果。我们持续更新,就是希望方便大家,避免这类情形。”项目发起人之一、博士生杨熠说。

  于初学者,第一片缀合很重要。每隔一周,蒋玉斌就手把手指导年轻弟子,往往是五六个小时。前不久,他与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发现吉林省博物院公开了一批残片彩照,师生兴奋不已。新的缀合很快出来了。“一旦发现缀合,大多数容易验证。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心情也许一般人难以体会。但缀合研究,像是连接时空的桥梁。有些“断烂朝报”的旧材料,一经缀合,价值倍增。最有名的,要数王国维的一则缀合。

  对于《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当年的学者大都半信半疑。1917年,王国维拼接残骨,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世系卜辞。对照后证实《史记》所载大体可信,也纠正了其中个别谬误。

  自此,“东周以上无史”的观点不攻而破,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诚如郭沫若所言:得见甲骨文字以后,古代社会之真实情况灿然如在目前,《诗》《书》《易》中的各种社会机构和意识才找到了它们的源泉。

  一片一片缀合,一代一代钻研,哪怕只拼接两张残片,也可能激活背后的古老基因。古老神秘的王朝,不再是典籍中的虚影,甲骨上的符号生动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中华文明的标注。

  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绿松石嵌文字、记录捕猎巡视的一件甲骨引人注目,这是我国博物馆现存的孤品。新馆不远处就是殷墟遗址核心区,一脚跨越3000年,观众仿佛与先人呼吸相闻。回望汉字“家谱”的开头,真是意味深长。

  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假如没有文字及传承,我们对过去将一无所知,万古如长夜。从这些“商朝日记”可以看到,古人宴饮演乐、坐车出行,还有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天气对农事的影响,等等。

  除了还原历史的面貌,我们的文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能看出我们的文化。甲骨文是商朝祖先留下的最宝贵遗产,他们以细致的观察和惊人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

  复旦古文字中心主任刘钊说,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不少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记录思想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体会古人造字时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