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话非遗丨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
原标题:端午佳节话非遗丨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
端午佳节话非遗,今天我们聚焦“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所谓“断更”,简单来说,是连载的作品中,作者或创作者停止了更新,放在非遗这个语境里,有点像缺乏新人进入,缺乏新内容输出。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夏天总少不了手工编织的蒲扇和凉席,冬天能看到打铁花,大街上还有吹糖人、捏面人,这样的手艺活儿,曾经随处可见,然而现在,或许只能在景点或者展会上见到。
某社交媒体平台近日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国家级濒危非遗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33%,创作者们以特效视频、探访复刻等多种形式展示非遗,濒危、小众非遗因此被更多人看到。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目前在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超过99%的项目都拥有了持续在运营的新媒体账号和内容。保护和传承非遗,不仅是在线上,同时线下也在发力。
百年针线传情 传承之路坎坷
在上海,端午时节有种特殊的香包,不仅承载着祈福纳吉的寓意,更承载着非遗顾绣技艺。作为我国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曾一度面临困境。从百年历史中走出的顾绣,如今是否光彩依旧?
走进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顾绣传承人钱月芳,正在和绣娘们一起赶制端午香包。一针针、一线线,彩线轻盈穿梭,绣娘们将非遗技法融到香包的绣制之中。
“望之似书画,近察乃知为女红”,这句话是对顾绣最贴切的形容。起源于明朝的顾绣,又称“画绣”,以针代笔,以线为墨,只有近距离,才能窥见丝线间的纹理与光泽。
钱月芳是第六批传承人,从事顾绣五十多年。从业者需要具备书画修养和美术功底,单单基本功,新人就要练三年。而完成一幅好的顾绣作品,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如今,越来越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做这份“孤单的事业”。
曾经,当地一度也想尝试进行生产性保护,然而,这对于顾绣来说,并不现实。
顾绣传承人 钱月芳:机器是不能代替人工的,因为机器是呆板的东西,顾绣是一个人对画的理解,是对这里面针法的变化和运用,是灵活掌握。每一个作品做下来,其实是赋予着我们的一种感情,全部表达在这一幅画上面。
上海市松江区人文松江活动中心主任 彭烨峰:它的工艺比较复杂。最基本的技法也好、题材也好,包括对于这些修养的要求也好,我觉得这个是不能变的,如果一旦降低了要求,那可能就失去了顾绣最核心的一种内涵、一种价值。
在保护中成长 古艺“自我造血”
既然如此,像顾绣这样一项有门槛、技艺难、回报慢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义何在?又该怎么继续下去呢?
上海市松江区人文松江活动中心主任 彭烨峰:顾绣是松江的一张文化名片,更多的绣的是跟松江画派、跟云间书派相关的一些题材。通过技艺保护,更多的是保护一种文化、传承一种文化。
过去,顾绣作品往往被送进博物馆、艺术馆,成为“束之高阁”的藏品。然而,只能依靠这样的保护才能延续吗?现在,绣娘们正在探索着给出自己的答案。
顾绣传承人 钱月芳:保持传统针法,我们现在做耳环、胸针,还有项链,就把顾绣的元素、技法,浓缩了一点点放在上面,现在还是受到很多人欢迎。
文创产品是一种让顾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好办法。不仅自己“造血”,如何做好顾绣的保护和传承,当地也一直在探索。
在这间顾绣研究所里,绣娘们不用担心收入等问题,可以心无旁骛地研习技艺,安心创作。“95后”绣娘小金,已经在这学习顾绣六年了,成为“新生代”绣娘中的佼佼者。如今,像她一样的一批90后、00后,正为顾绣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