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非遗保护“万千气象”(2)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前行的历程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从未改变。中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同样如此。传承与发展并重,守正与创新同行,中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守护好根本的同时,也不断与时俱进,让古老的非遗为今人生活注入更多文化底蕴。
“活”在当下的非遗,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非遗项目的展示,正是将无形的、长期的文化传统和认识方式,以可理解、可感受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美美与共谱写华章
展厅里,一艘精美的木质船模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这是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送王船的用具。这些地区有着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人们相信“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
这一遗产项目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间对话,体现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同样注重国际合作。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和相关实践”均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中国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谈判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过程,3次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实践。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中国作为缔约国,认真履行义务,在积极开展的非遗保护实践工作中,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更为世界非遗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计43项,位居世界第一。其中,35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中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这一制度是中国在20年来非遗保护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的成果。
如今,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丰硕——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传承工作持续深化,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截至2023年底,国务院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557项,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3068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气象万千”同时也包含着“瞬息万变”的内涵。展览不仅呈现着中国非遗的博大精深,也捕捉和呈现着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进行时态”,展现着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种种成果。在这方展厅里、在这片土地上,古老非遗正延续着充满生机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