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诗意的城市中(我与一座城)(5)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0-05 06:40:01
浏览

  多年前,我参观过昌黎的一家酒厂,印象深刻的是厂区空气中飘浮着果肉发酵的味道,发酵车间的墙壁上沾染着葡萄汁液的颜色。如今身在长城华夏酒庄,我看到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酒厂,而是现代化、多元性、生态型葡萄产业链综合体。群山环抱的酒庄,建筑别致,气势恢弘,走在其中,阳光从头顶枝叶的缝隙间星星点点地洒下来,仿佛置身童话世界。酒窖里,柔和的灯光下,上千只橡木桶静静地入梦,只等人们用酒杯把沉睡的琼浆唤醒。

  以前,外地游客经常抱怨昌黎县城小、道路窄、环境差。现在,游客说得更多的是去哪儿玩、待不够。五峰山、长城华夏酒庄等酒庄成了打卡地,本地人则喜欢逛逛葡萄小镇。昌黎正在做好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

  这个秋天,注定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饱满的葡萄令人喜爱,醇厚的美酒令人心动。沉浸在酿造的喜悦中,我的心也和这座城市一起陶醉、一同丰盈、一样沉实。

  此刻,碣石山下的昌黎正从历史中深情走来,与我们一起迎接崭新的未来。

  凉州城里好风光

  蔡永平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吟诵着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我知道了,离我居住的山村90多公里外,有座城市叫武威,古称凉州。那儿的人们,那儿的故事,令我心驰神往。

  我翻阅书籍寻找武威。作为河西走廊的东大门,这里自古就是连接西域、欧亚的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重地和商埠重镇,有“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美誉。

  小学毕业那年,我跟大哥来到武威城。街道上,大卡车、自行车、行人混杂熙攘。巍峨的南城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广阔的文化广场展现着城市的繁华,绿水楼阁的海藏公园让人恍惚到了江南水乡,凉州美食更让我难忘……

  大哥带我去参观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大哥告诉我,文庙内藏有几十块石碑、匾额,其中,“书城不夜”大匾更是武威学子刻苦学风的写照。那次参观,武威文化的厚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引起了我对“凉州”一词的兴趣。我找来全唐诗,发现以“凉州词”为题或以凉州为背景的诗,竟然有那么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我找来史书,发现2000多年来,张骞、霍去病、玄奘、李益……各路风云人物在武威的历史中熠熠闪光。

  或许是沾了文庙的才气,我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武威市下辖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工作。转眼到了成家的年纪,妻子在武威工作,于是我把家安在了武威城。刚结婚时,我们和岳父母挤在老楼里。2004年,妻子分到一套80平方米的单位集资楼房,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2020年,我们又在武威新城区购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新房。小区门前就是湿地公园,在原来海藏公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公园面积广阔,曲径通幽,流水潺潺,亭台楼阁掩映其中,是武威城众多公园里最大的。

  武威这座城也日新月异。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古、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依靠区位优势,凭靠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搭乘兰张高铁,武威正吸引着八方来客,实现飞速发展。

  前几年,孩子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我和妻子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节假日,我们喜欢开上车逛武威。在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汉唐天马城,我们聆听马踏飞燕的故事;在西夏博物馆,我们感受西夏碑的珍贵;在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我们看到中国石窟史上“凉州模式”从这里发源……我们还去了冰沟河景区,体验“六月冰河、冰上开花”的奇观;来到苏武沙漠大景区,领略大漠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身处古树成林的植物园,乘坐摩天轮,鸟瞰繁华的武威城……当然,少不了品尝武威美食。和我们一起饱览美景、饱尝美食的,还有从大江南北涌来的游客,他们在这五凉古都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