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短视频平台技术功效推动新消费新模式发展
“视频信息具有多维性,能够提升消费者体验。”“短视频与直播等技术缓解了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问题。”“要重视标准不统一,人才稀缺等现象。”近日,在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组织召开的“金台圆桌:新消费视野下的短视频、直播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新消费背景下短视频与直播的发展机遇,数字化“新农具”的作用等话题展开探讨,为短视频、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发展数字技术:让短视频与直播更具普惠性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消费正在向好、向新、向细分的方向加快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表示,数字技术可以连接供需双方,一方面把产品推向消费者,另一方面发现消费新需求,推动供给进一步提升。在消费创新过程中,数字化平台可以激发、释放消费,实现供求匹配的高水平动态平衡。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以及供需匹配机制的不断完善,数字化平台可实现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更好对接,形成国民经济由消费到生产到流通全过程循环,成为畅通国内经济循环重要通道之一。
王微认为,在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更生动、直观,传播更有效率,能够有效地挖掘、释放和激发老百姓潜在的新消费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中小企业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展现自己的品牌,形成了国潮、国货消费趋势,带动了老品牌进行内容、品种和经营方式的换新,这对产业结构升级将发挥引领作用。短视频和直播还可以赋能小微企业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变传统农产品产业链运行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杨虎涛看来,视频信息本身是文字、图片、声音的动态复合,信息多维性,个性化更加突出,这使得抖音等短视频、直播平台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信息格式本身的变化,会使其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分享机制发生变化。短视频、直播平台是内容分享平台,发布者通过才艺或互动能力获得信任及欣赏,通过线上信任‘弥补了有形资本的不足’。内容创作者与一定数量规模的内容消费者形成相对稳定的兴趣匹配,围绕兴趣偏好形成了不同兴趣网格,这就蕴含了交易达成的潜在可能性。”杨虎涛表示,这一机制解释了为何短视频、抖音等平台具有普惠性特征,特别是在拉近城乡、地域以及参与者教育水平差异等方面。
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农村消费零售额是5.92万亿元,占比约13.4%;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占比约19%。
“这意味着,相对于城镇常住人口来讲,农村是消费洼地,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是整个商品流通洼地。”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在电商发展的背景下,要丰富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价值链,减少中间环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保障供给链,让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完善利益链,提升农产品价值的同时,也让经营主体受益。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认为,短视频与直播等信息通信技术缓解了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消除了地区、规模、性别、文化差别,让更多的买卖双方便捷地进入了线上大市场,通过手机将各地土特产品、特色资源变为产品,让产品产生效益。比如,抖音推出的为期20多天的“山货上头条”活动,覆盖全国111个县市,助力各地特色农产品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规模不经济、标准不统一、运输不流畅、人才稀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