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点亮童年时光(2)
儿童是这个社会中最难以为自身权益呐喊、发声的群体之一,他们不仅缺乏表达的通道,也缺乏表达的能力。尤其是最需要被关怀的幼龄儿童和低学龄儿童,如果大人们连他们最真实的需求都不了解,又何谈“为儿童而设计”?所以“为儿童而设计”,其实体现在对童心的理解和用心上。
清华同衡规划团队在西三旗街道儿童艺术街区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童创同享”的理念,倡导社区共治共建共享,强调儿童群体参与社区改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设计团队征集了社区里30多个亲子家庭参与“童创同享”活动,通过宣讲普及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再通过按年龄分组,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描绘心中最理想的社区和花园。为了让孩子们轻松、准确地表达真实想法和诉求,设计团队发明了一个名叫“需求AB卡”的小游戏,通过A或B两个差异化的小卡通画,让孩子们投票选择,并说出选择的理由。比如有的卡片A描绘的是丰富的游戏设施,而B描绘的是小溪、树林、大自然,大年龄组的小朋友都选择了B,而低学龄小朋友大部分选择了A,采访后发现低学龄小朋友对纯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畏惧感,更依赖游戏设施和父母的陪伴。这种鼓励儿童表达的方式,能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儿童心理,并将这种差异化和需求真实地反应在设计中。
通过“童创同享”活动,设计团队与社区亲子家庭共同讨论,最终形成了“让街道成为自然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主题,设计了多条故事线,并融入了自然科普,自然教育、艺术美育等功能主题,设置体育锻炼设施,引导孩子攀爬、平衡、蹦跳等。其中一名5岁的小朋友还设计了一条神奇动物图案的斑马线,提醒小朋友们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提醒过往车辆这里有小朋友,要减速慢行。从“为儿童而设计”到“由儿童设计”,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安全意识、艺术审美、社会交往、表达表现等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在另外一个老旧社区改造实践中,规划团队将社区文化与儿童空间结合,不仅弥补了儿童空间的缺失,更体现了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的高井社区因为临近冬奥组委所在地和其特有的冬奥文化氛围,被冬奥组委授牌“冬奥社区”,这份荣誉头衔是社区的骄傲。身为几十年的老旧小区,高井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都需要更新改造,为此同衡设计团队提出将社区唯一的广场打造为“全龄共享客厅,冬奥精神家园”的想法。通过修缮古亭、重建舞台、增建花园等工作,不仅传承了社区的冬奥文化,还将儿童游戏空间与冬奥冰雪文化相结合,运用冰山、冰块、冰雪等主题元素和游戏设施,营造沉浸式体验的冰川乐园。建成后的冬奥文化健身广场不仅成为社区旱冰队的训练地,各种合唱团、老年模特队、曲艺表演等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儿童们也在广场上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冰山滑梯、趣味翻板墙、白色沙坑、蓝色秋千让他们流连忘返。这座家门口的社区广场,让老人和儿童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各享其所,极大地扩充了社区生活的丰富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设计团队与社区的管理者、社区居民以及小学生们一同“共建共享”,倾听小朋友们的想法与建议,让他们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家园意识,助力社区的永续发展。
从“游乐场”到“学乐场”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其一生。虽然认知能力的发展贯穿整个童年时期,但1~3岁的幼儿期和3~6岁的学龄前是最重要的黄金阶段,这仍然是学界的共识。可见中国的老话“三岁见大,七岁见老”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