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舞台大显身手(走特色发展之路)
走进深圳市龙岗区深港中海信科技园,香港青年潘智豪正与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测试。样品性能测试过关、寄送客户确认、订单批量生产、产品推向市场……经历这些过程后,潘智豪公司的产品集群将再添一员。
“公司生产的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无线控制及智能语音系列等产品,目前已走向全球13个国家。”潘智豪2008年、2010年先后在香港创办两家公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的他,还在深圳设立集高清视听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一体化的博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带领上百名员工共同创业。
“香港青年要提高竞争力,可选择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实现个人追求和职业规划。”潘智豪认为,大湾区融合发展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像他一样,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选择拥抱大湾区,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理想。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未来的发展必定和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是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袁民忠说,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特区政府持续支持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
袁民忠说,2021年,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及资助在香港及内地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高校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目前已有近1100名毕业生入职。特区政府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预计可为230个初创企业涉及超过800名青年提供资本,并向约4000名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
如今,有689名香港青年通过“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前往深圳工作,在深圳普华永道从事咨询工作的李卓熹正是其中一员。“咨询工作属于高端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也是深圳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来到深圳工作,可以接触到很多内地企业,增长个人阅历。”李卓熹说。
大湾区发展欣欣向荣,吸引力越来越强。根据毕马威最近发布的就业趋势调研报告,香港受访者愿意移居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52%一路升至2022年的72%。事业及行业发展前景、交通便利、更广阔的工作视野、较高薪酬都是香港人才选择筑梦大湾区的重要原因。
对内地认识不断加深
1997年出生的蔡嘉麟,在香港完成学业后,主动跨过深圳河,来广东闯事业,投身大湾区建设。经过5轮面试,他进入位于深圳的腾讯公司,主要负责青年发展、公益慈善等事务。
协助筹办“扬帆起航,湾区翱翔”青年论坛;带领30多位香港青年参观“大潮起珠江”展览,学习深圳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进程;走进大鹏古城,深入了解深圳的历史……通过策划组织一场场交流活动,蔡嘉麟对内地的认识不断加深。
“去粤港澳大湾区每个城市你都会看到,变化十分快。以前往返深港要1个多小时,现在搭乘高铁只要十几分钟,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成为现实,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有归属感,而且非常自豪。”蔡嘉麟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实施,大湾区互联互通加速推进,湾区9个内地城市不断推出一项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广州、珠海、中山……香港青年蔡展思到广州南沙发展不到1年,已走过大湾区多个城市。身为广州新华港澳国际青创中心负责人,他为带动更多港澳青创团队落地大湾区不断奔走。青创中心如今吸引了20多家香港企业和商协会入驻。“不论是先行先试的政策,还是专项资金扶持和人才资源集聚,南沙会成为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很好的选择。”蔡展思说。
把所学所长带到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