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短视频正搭建起网络学习新空间(3)
而对于一些不适合拍摄的实验室检测,“凰家实验室”则会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在去年11月的一期评测羽绒服保暖性能的视频中,团队直接搭建了一台能够模拟零下20摄氏度环境的冷库,由男女两位测试者几次进出后测量出胸口、腹部、手臂处温度变化,综合得出羽绒服的保温能力。“我们希望在硬核评测过程中不失趣味性,所以还要考虑视频的呈现效果。实验室检测羽绒服通常就是拆掉然后给出几个报告,这样视频的可看性就会大打折扣。”赵新宇解释。
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短视频兴起后,简单化的情绪输出成为一部分内容创作者的“流量密码”。主观、激烈、口号化的内容下包裹的情绪迅速吸引受众站队讨论,取得可观的流量,与之捆绑而来的则是可变现的商业利益。
有过媒体工作经历的王骁,熟稔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机制,在他的自媒体视频账号“小王Albert”中,尤其注重内容的客观性。历史和国际关系学科背景的王骁希望通过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分享,探讨学习方法,为更多人提供一种认识和分析时代与世界的视角,“我希望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干货’,而不是用个人的立场‘带节奏’”。王骁坚信,自媒体账号的成功不是看在某个时间点有多“炸”,而是作为一个品牌能够在某个领域里生存多久,对知识类账号来说更是如此。
从泛知识类短视频发展初期到如今,不仅有一批院士、教授、专家学者化身科普博主,而且还有更多的普通人组建专业团队。他们本身并不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通过一套学习机制,快速“转译”知识,降低知识的门槛,给予了更多人初探专业领域的可能性。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
——网友对知识进行持续整合补充,与视频本身共同构建起完整学习场景
除了主播的讲解,在众多泛知识类短视频界面,弹幕、评论像一条脉动的河流,不断汇聚、激发着新的灵感,以及更全面、多元的思考。这些“粉丝”发布的内容和博主的回复,对知识进行着持续的整合和补充,与视频本身共同构建起了完整的学习场景。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互动中形成了知识共享。
王骁在视频中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标志化的口头语——“一起变强”,这是他希望节目能够达到的效果。视频中,王骁一再鼓励大家要有自己的思考,带来不一样的看法。他说:“我想把评论区打造成一个值得反复观看的页面。哪怕某个新闻已经不是热点,一年后网友回来看,仍然能在评论区有新的发现。它始终是开放的,大家都可以不断往里面添加新的信息。”
在一期针对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的视频中,王骁带领“粉丝”从一家企业的生存现状出发,用发展的眼光探讨“面对当下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该如何发掘人才价值”。“评论区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学生和职场年轻人留言,或是分享未来想要涉足的行业,或是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讨论页面非常积极健康。”王骁感到,这就是他预期的评论区。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美术教师杨藩把课堂“搬到”线上,有着一个宏大的目标,“希望我的内容能成为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让更多人建立起审美的习惯和爱好,特别是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本民族的绘画艺术”。
课堂上,杨藩发现,如果问起大家知道哪些画家,很多人能在第一时间说出毕加索、达·芬奇、凡·高这些名字,只有少部分人会想起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国画家,这让他有些担忧。在视频账号“杨藩讲艺术”中,他用说相声的方式把美术史讲得风趣幽默,在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中带着大家领略中国艺术的魅力。有人留言说:“经过老师你这样一讲,我一个门外汉竟然会这么喜欢美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