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千村千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08-10 10:52:07
浏览

来到湖北郧西县,柏油路干净规整,民宿别具乡韵,热闹的婚俗表演每天准时开场,村民精神饱满劲头足,人人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老百姓有了精气神,基层干部也有了自信,这些都是发展带来的变化。”郧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郭龙银说。

湖北郧西:“千村千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湖北省郧西县沙沟村民宿。王绍绍摄

谋产业、论发展,首先要改善交通条件,建设基础设施。“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通上了宽敞的柏油路,破除了发展瓶颈,配套了齐全的基础设施。”郭龙银表示,交通条件改善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2018年,郧西县以天河流域为纽带,打造“天河水乡·七夕画廊”生态文化旅游胜地,推动天河全流域美丽乡村建设。位于天河旅游区核心地段的刘家湾村,一栋栋民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山水田园相映成画,每年吸引10多万人次前来休闲观光。

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得到了哪些支持?作为郧西县定点帮扶单位中国人寿选派的挂职干部,郧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袁圆颇有感触,不仅政府投入资金改造民居,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提升村民参与民居改造的积极性,帮扶单位也积极响应,中国人寿为刘家湾村陆续提供1000万元援建资金,建设了高标准民宿,让村民看到了民宿的好处,也为郧西县建设美丽乡村树立了标杆。

刘家湾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后,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53万元,带动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1.3万多元。

湖北郧西:“千村千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湖北省郧西县刘家湾村。受访者供图

来到涧池乡下营村,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村民在直播间里推销“带货”,忙得不亦乐乎。

远近闻名的“淘宝第一村”下营村曾经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受到地理位置与交通不便的限制,发展较为落后。“要带领下营村村民过上小康生活,首先就是发展产业,让老百姓通过产业增加收入。”下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廷洲回忆,当时正好赶上互联网时代,他积极抓住农村电商这个机遇,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做电商。

王华建是土生土长的下营村村民,也是响应号召、返乡创业的青年代表。2017年,他回到下营村创业发展茶产业。王华建说:“郧西茶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缺乏技术与品牌,老百姓的茶难以销售变现。”

创立品牌后,王华建引进制茶技术,大大提高了茶原料利用率,茶叶产值也有所增长,公司每天向村民收购2000斤左右的鲜叶,一天产值能有二三十万元。

随着品牌影响力逐渐攀升、制茶技术得到创新,销售难题也解决了。中国人寿大力帮扶王华建这样的乡村振兴创业带头人,积极推广郧西七夕茶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将茶叶销往全国。目前,郧西茶叶主要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线下旅游市场进行售卖。

如今,下营村已带动全村600多人从事电商行业,去年全村电商销售额突破2.2亿元,人均收入近3万元。“通过电商把乡村产业做起来,下营村从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真正实现了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的愿望。”刘廷洲感慨道。

产业发展也为全县海拔最高的坎子山村开辟了致富路。坎子山村曾经是无水、无路、无房、无地、无电的“五无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的带领下,如今已发展出种植、养殖、加工、旅游、长效产业等五大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