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播出曝光食品、医美、直播等多领域乱象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申佳平) “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3月15日晚8点,2023年3·15晚会在央视财经频道现场直播,包括食品、医美、短视频直播、安全设备、手机APP等多领域乱象遭曝光。
泰国香米不来自泰国 香味源自香精
在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的仓库中,堆放着数十吨散发着独特香味的“泰国茉莉香米”。事实上,这些大米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土生土长的安徽本地米。这些“茉莉米”香,其实来自大米里的几滴香精。就是这样的大米一年却能卖出1000多吨。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那么,这些香精是从哪里来的呢?
央视记者联系到了出售香精的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郭经理。在上海张江地区的厂房中,记者看到成百上千种原料被随意堆放,大部分外包装上贴着各种代号,看不到具体名称。记者凑近一闻,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
郭经理让员工从库房拿来两种大米香精,它们分别模仿了不同香米的香味,“稻花香是2、泰国香米是1”。除了制作出售大米香精,这里还加工生产其它食用香精。朗枫公司就这样和一些企业沆瀣一气,将如此加工出来的香精添加到大米中。而早在2010年,315晚会就对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过深入调查报道。
美容成毁容 三无“打脸”化妆品用于注射
一批批打着化妆品名义的美容针剂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类医美、化妆品展会上,批发给形形色色的美容机构,最终被注射到消费者的脸上。在这些展会上,有些面部美容针剂注射产品甚至连化妆品备案都没有。
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各类“打脸”美容针剂,很多都是他们这样的工厂生产的化妆品,很多工厂都没有生产许可证件。但因为价格不透明,销售这些打脸针剂的利润却可以高达10倍,从业者趋之若鹜。
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而“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不可以被用来注射。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鑫表示:“妆字号产品只能外用涂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当作注射产品,会引发消费者面部皮肤红肿、破溃、反复发炎,甚至导致无序生长、变形,美容不成变成毁容。”
安全头盔不安全 厂家用回收料进行生产
在广东中山发生了一起车辆剐蹭事故,虽然碰撞并不激烈,但骑车人的安全头盔破损严重,塑料外壳解体,破裂的头盔碎片扎伤了骑车人的眼睛。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受伤的事故频发。315晚会选取了市场上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
在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将头盔佩戴在头模上,拉升至1.6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骑乘人员摔倒时,佩戴安全头盔的头部与地面碰撞接触的场景。一款红色头盔应声开裂,产生了一条20多厘米长的裂痕。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使用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生产。
在耐穿透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将钢筋头拉升至1米的高度进行释放,模拟头盔遇到尖锐物体时,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能力。有8款头盔达不到新国标要求,有的几乎被劈成两半。
此外,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佩戴装置,模拟在发生事故时,头盔能否固定在佩戴者的头上进行持续保护。共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在护目镜耐磨性测试中,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磨损后的镜片透光性明显降低,成像效果大打折扣。
直播间“爹妈”一叫 专骗老年人买“神药”
“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收到评论区回复。”“阿姨你吃,这个可以治好你的小瘤瘤。”“爸爸妈妈,下方小黄车直接拼手速,给我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