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天宫探索不止(科技强国·奋斗之路)
开栏的话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进入新时代,中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日益厚实。科教观潮版从即日起推出“科技强国·奋斗之路”和“科技强国·名家笔谈”系列报道,聚焦攀登科技高峰的精彩故事。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跑出航天“加速度”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为抢占战略制高点,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当时,美俄等16国酝酿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却没有将中国纳入其中。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决心独立自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一场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比赛,一切须从零开始。
“三步走”,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路径,也是一份极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智慧的蓝图。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稳扎稳打、稳中提速——前20年扎实夯基垒石,后10年全力加速冲刺。
1992年至2002年,用10年时间,中国完成神舟一号到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全面验证了各系统功能性能、系统间接口协调匹配性,健全完善了研制试验组织指挥体系和相关基础条件建设,为执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到2012年,又用将近10年时间,先后执行神舟五号、六号、七号、九号4次载人飞行以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一举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后,经过3年精心准备,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密集执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4次任务,考核绿色、无毒、低污染的新型火箭,启用生态、环保、开放的新发射场,建成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工程“第二步走”圆满收官。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神舟十四号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在20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3次飞船返回、2次舱段转位、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航天员乘组首次完成在轨轮换,突破掌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再生式环控生保等8项关键技术,如期建成空间站,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突破掌握核心技术
1995年,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对接机构技术负责人张崇峰到国外研制单位考察。外方专家自豪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对接机构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并直截了当地告诉张崇峰,对接机构研制难度非常大,不如直接购买他们的产品。可是在费用上,对方却开出天文数字,仅设计专利费就高达1亿美元。张崇峰听了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对接机构”。
实践一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