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美丨“千万工程”启示录之一:人居环境,打底美好乡村生活(2)
农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没有标准答案。如何以县域为单元进行统筹,从乡村发展的阶段性和乡村区域的差异性出发,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这是“千万工程”带来的启示,也是留给当下的课题。
激活人的能量
“千万工程”源于惠民情怀,20年来每个阶段工作各有侧重,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变。
事实证明,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好“三农”发展最迫切的问题,就能不断夯实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
垟庄村就是一例。目睹环境整治成效,这两年建“美丽庭院”、改房屋外立面,村干部还未动员,村民就踊跃报名、投工投劳……大家齐心协力,村子顺利晋升3A级景区村。今年3月,村里办杜鹃花节,吸引了近万名游客。而这反过来又激发了村民改善环境的内生动力。
这也启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既要切中老百姓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擦亮乡村底色,也要千方百计变“美丽成果”为“美丽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浙江乡村,还有一点不同其他地方。由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业态起步早,农村已成为游客、乡贤、青年等生活的新场域。这些群体,既有新需求,也带着城乡发展的新视野,如何激活他们的能量?
下叶村创造了一枚“绿币”——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等绿色行为,核算一定数值“绿币”,可抵扣房费、兑换物品等,来往游客参与环保行动,也缓解了旅游发展和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杭州余杭区青山村创新了一个组织——吸纳70多位设计师、建筑师、手工艺人等新老村民,取名“青山同心荟”。他们为保护水库出谋划策,一起用毛竹、瓦石打造围墙、座椅,小山村成了未来人居乡村范例。
从这一角度看,人居环境整治还带来了乡村治理方式变革。
实施“千万工程”越往后越难,人居环境改善面临挖掘个性特色、提升文化韵味等新要求。如何发动群众、调动群众,激励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或是写好下半篇文章的关键。
毕竟,乡村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
整治重在长效
房子时常维护,才能住得长久,人居环境也是如此。
蹲点期间,仙居白塔镇上叶村党支部书记叶芳军有些愁,抓住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扩容契机,上叶村从房屋破旧的穷村,变为屋舍俨然的新村。如今45家民宿相继开业,市集、餐厅先后投用,如何保持环境成了烦心事,“村集体经济较薄弱,请人保洁开支不小,农村还有农村习惯,庭院杂物堆放不好管。”
人居环境整治之时,建而难管、建而不管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公厕造了不用,结了蜘蛛网;有的地方垃圾分类“一年新模式、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垃圾桶积了灰。
环境改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千万工程”取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也在20年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要把短期任务做成长效机制。”白塔镇感德村党委书记王明奇说,推行垃圾分类,村民很支持,但人会有惰性,时间长了也会“浑水摸鱼”,为此村里定下“规矩”——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垃圾,按标准检查,一次不合格扣20元;村民也监督保洁员,收集清运不合规一次扣50元;扣款先记账,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时统一结算。
这一举措,激发了村民的自觉,助力感德村先后获评省森林村庄、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
在浦江,护水、护绿等写入村规民约,让环境治理的每个环节有规范可依;安吉编制涵盖农村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等在内的45项长效管理标准。此外,“桶长制”“塘长制”“河长制”等基层首创,从浙江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