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从新时代发展实践看中国特色期货市场成长之路(2)
“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未来还会有更多开放品种和开放渠道,不断扩大期货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能“出海”也能“下地”,要把专业能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八年提及“保险+期货”。
新时代以来,期货行业围绕国家战略主动创新,以专业之长服务时代之需。“保险+期货”就是通过价格险或收入险的方式,将农民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管理需求收集起来,由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为参保农民提供种植收入保障。
“保险+期货”为农业生产提供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支农发展之路。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行业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脱贫地区花生、天然橡胶、玉米、大豆、苹果、棉花、白糖等18个品种提供价格保障,累计承保货值1346.04亿元,农户获得赔付44.93亿元。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如今,在经历多年实践检验后,围绕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期货行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出“保险+期货+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等新产品。我国期货行业深耕农业农村市场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金融监管之路
2022年8月1日,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施行。
这部被誉为我国期货和衍生品领域“基本法”的法律,是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30多年发展经验和监管实践的系统集成,它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发展进入新的法治化轨道。
期货交易具有高杠杆、高风险等特点,期货市场要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有效发挥期货市场的平台作用,其自身的市场风险监管能力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
将期货市场的普遍规律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2006年设立中国期货监控,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有效解决了保证金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具有独创性。
进入新时代,期货市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探索并形成了涵盖中国期货监控在内的“五位一体”协作监管机制。这套机制成功抵御了多次全球性大宗商品剧烈波动、境外市场原油负油价、镍期货价格非理性暴涨等重大输入性风险,并确保了中国期货市场十几年来没有发生大的市场运行风险事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严格执法、敢于亮剑”。监管“长牙带刺”不仅维护了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更进一步推动法治意识、合规意识、规矩意识的不断深入。
完善规制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期货从业人员行为的部门规章,强化持仓管理、大户报告、“看穿式”监管等基础制度,强化“五大监管”实践……在积极为实体经济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期货市场自身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也在持续加强。
立足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扎实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中国期货市场将不断稳健前行,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责编:王静、杨光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