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亿万职工好处 住房公积金改良为何久拖不决?(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1 13:32:16
浏览

  张其光认为,这个群体规模巨大,仅靠财政投入难以支撑,需要农民工、就业单位和国家“三家抬”: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缴存一部分,单位补助一部分,国家支持一部分,积累在城镇购房首期付款,再由国家住房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后续还款用住房公积金支付。

  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金融服务必不可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俏、张峥认为,要支持租赁住房,给予供给端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具体模式可以包括,为新建租赁住房建设提供资金;为资产更新提供资金,盘活存量资产;为培育优质的租赁住房运营管理企业提供资金;应用私募地产引导基金、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金融方式,形成良性的投融资闭环。

  此外,住房公积金账户沉淀资金越来越多,如何让账面上的钱保值增值也成为焦点。郑秉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款利息太低,“10年前10万块钱能买一套房子,活期存款存到30年,现在你能买得出来么?不应该有这种低利率,老百姓的钱放在那是在贬值。”

  属地化行政管理的制度困境

  住房公积金制度涉及个人、企业和政府,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步履维艰。其中,部门利益如何协调是改革最大难关。

  改革开放初期,城镇住房难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难题。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约7平方米,相当于自改革开放13年来,每年增加量不到0.3平方米,增加的面积还不到一个书包。

  当时,制约建房的因素主要是缺资金,过去在福利分房年代靠财政资金改善住房条件的方式行不通了。1991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朱槠基主持上海房改,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并在日后成为全国性政策。

  陈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住房公积金制度解决了房改的核心难题——如何为职工住房投资与消费资金提供一个稳定、长期和廉价的来源。

  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度也急剧增加。1994年,全国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归集住房公积金110亿元。到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4.59万亿元,缴存余额5.79万亿元,金额增加超过千倍。

  这么庞大的金额,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

  张其光在1997年撰文介绍,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分设,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基本经验,决策机构制定政策,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执行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事业单位,不能归口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否则将会受到部门利益的制约。

  不过,他的设想并没有成为现实。2002年,原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加挂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司牌子,具体承担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工作。也是在这一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通过。

  制度设立之初,张其光就认为,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承担大量、长期存在的债权、债务责任,机构必须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但绝大多数管理机构都挂靠某一部门,不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不能承担民事责任,与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要求相差甚远。

  这种制度弊端后问题慢慢显露出来。

  汪利娜认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定位于事业单位,难以构建与公积金运营相适宜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约束机制。公积金属地化管理,造成资金短缺与沉淀并存,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公积金缴存人与管理中心法律关系不清,导致公积金增值收益法律归属不清,分配不规范,侵害缴存人利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