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镇抉择去做口罩 疫情一连好转后再次面对转型(5)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17 11:23:21
浏览

  47岁的郑可武在麻步镇从事纺纱业,他在2月底购进两台生产口罩绳的设备,那时口罩绳不愁卖,两台机器一天生产的200公斤绳子很快被买走,“整夜都有人在路上收。”除了供应安徽省,他们生产的口罩绳也销往湖北、河南、江苏等省份。

  口罩绳从4月中旬开始难销,为了寻找销路,镇上的口罩绳生产厂家纷纷到外地跑生意。郑可武和姑父3月中旬到青草镇卖口罩绳,4月中旬到达源潭镇时,口罩绳还都抢着要。

  郑可武的厂子一天最多向源潭镇和青草镇供应四五吨口罩绳。自家的十几台机器生产不了这么多,一小部分还要从别的厂家购买。每天下午五六点,一辆货车会从麻步镇上他的工厂准时发车,于第二日早上抵达两镇门店,运来的口罩绳一天内就售空,一吨能挣四五千元。

  然而好景不长,源潭镇的口罩市场历经过国外疫情带来的短暂高潮,也很快冷静、走向平稳。

  新的商机

  陈龙后来意识到,自己能在小镇的转型潮中不赔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转型时间早。人们总结源潭镇几个月以来的口罩生意,发现较早转型生产一次性平面口罩的都赚了钱,投资KN95口罩生产的则多数赔本。

  相比一次性平面口罩,KN95口罩利润可观,但资金投入大。3月中旬, KN95口罩销量因国外疫情猛增,尝到了甜头,陈龙又花费170多万元购进一台KN95口罩半自动机器,5天时间就回了本。他们立即预定第二台机器,新机器到家调试了3天,刚投入生产,KN95口罩就无人问津了。

  不仅KN95口罩,一次性平面口罩的销售数量也在4月中下旬锐减。原本混乱无序的口罩市场进一步规范。

  4月25日,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公告规定了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不在名单内的非医用口罩出口企业报关时须提交电子或书面的出口方和进口方共同声明。

  徐四七告诉记者,虽然公告规定不在该名单内的企业也可通过提交共同声明申报出口,但未取得国外标准认证的口罩在国外市场很难获得认可。徐四七本有一批4万片口罩要发往美国,因为拿不到国外认证而滞销,“客户也不敢收。”

  “现在就是停工待产,接不到订单就不敢生产。”陈龙4月中旬囤积下来的700多万片口罩也滞销了,一个月时间,利润从1.05元降到0.95元、0.75元、0.55元。

  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拨着商人们的神经。口罩价格降到0.95元时,价格曾有短暂的反弹,陈龙决定继续观望,结果一直没等来市场回春。

  随着市场门槛的提高,行业内的规范也在逐步建立。熔喷布极度抢手时,“只要是白的”就可以。陈龙和合伙人一次性购入11台生产熔喷布的机器,本想先供应自家厂子,再销售给其他厂家,没生产几天,市场对熔喷布的过滤率要求在90以上,陈龙购买的机器生产不出来符合级别的熔喷布,最终成为废铁。

  但是,陈龙也迅速发现了新的商机——以前熔喷布不讲究级别,镇上连检测的地方都没有。听到“熔喷布必须要达到级别”的消息,陈龙立即从湖南进购一台检测设备,检测一次500元,价值30多万元的设备很快回了本。

  尽管不断试图寻找新的商机,陈龙不得不面对口罩市场已从卖家市场转变为买家市场的现实。5月27日,陈龙以一片0.25元的价格卖出去400万片口罩,一片口罩成本0.3元,滞销了一个多月的口罩最终还是赔本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