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落实在基层)
扶贫如何做到精准?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发基卡村因地质条件复杂,一村发展呈现不同状况。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因为精准施策,摸清群众真实需求,合理规划扶贫产业,选派合适干部到村帮扶,村里起了大变化。
云南曲靖会泽县发基卡村,深藏乌蒙山腹地。小村不大,却分山前山后两村。山前村通水,最近三四年软籽石榴产业崛起,村民逐步走上小康路。山后村处于小江断裂带,地质隐患突出,脱贫难度大。一村两个样,脱贫施策如何精准有效,是一个考验。
近日,记者走进发基卡村,探访他们的精准脱贫路。
措施到户精准
一家家入户谈,精准把握群众需求
这两年,山后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山后村小组分散,村组的人也少,很难配建学校、卫生所。要修一公里路,成本高达40万,足够三个农户搬出来。
“留在山上只能挖一辈子红薯,搬迁下来才有出路”,这是共识,可真要落实,并不容易。“关键要了解各家脱贫瓶颈、选准脱贫路径。”发基卡村委会副主任颜晶说。
“站惯的山坡不嫌陡”,大多数群众起初并不愿主动离开自己的土地。
“我家是不富,可不搬也没饿死!真要搬出去没了土地,饿了吃石头?”颜晶上门做工作,村民黄吉高却闹起了情绪。说到激动处,黄吉高头一梗,“我这辈子辛辛苦苦盖起的房子,旧虽旧可我就是恋旧!”
颜晶理解老黄的担忧,“尽管种花生红薯收获寥寥无几,可搬出来对贫困户来说却是‘门口连栽菜的地方都没有’。”
在反复劝说之后,老黄还是很担忧。说急了,颜晶撂下狠话,“饿倒了你找我,我养你!”颜晶的头回动迁,进展并不顺利。
实际上,同样是不愿搬迁,各家情况并不一样。“有的家庭是因为习惯问题;有的农户却是希望能留着钱给孩子读书用。一家家入户谈,知道了不愿搬迁的原因,才能做好说服工作。”颜晶说,精准扶贫,关键是精准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担忧,做到措施到户精准。
怎么了解群众需求和担忧?颜晶靠的是脚。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大白风”,颜晶和同事们挨家挨户跑,“磨嘴皮子”。聊到位了,黄吉高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儿子读书,我得攒钱。颜晶听罢,立刻聊起了教育扶贫政策,老黄的心结很快解开。
如果说苦口婆心是扶贫干部的工作法宝,那么群众搬迁,同样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村里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补助2万,拆除旧房还奖励0.6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难题。可是易地搬迁,除了建房还要添置家具,黄吉高依然缺钱。
颜晶一咬牙,以自己名义为老黄担保贷款。记者问颜晶怕不怕贫困户还不上,他说:“只有咱自己有信心,才能确保让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如今,搬迁后的老黄早已脱贫。“开始还到山前的石榴园打工赚钱,这两年儿子疼父亲,说什么也不让年迈的老黄再去了。”
项目安排精准
发放小额贷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交通落后101户、缺劳力42户、缺技术31户、缺资金71户……”说起致贫原因数据,发基卡村监委会主任李正发信手拈来。
“其实最缺的是扶贫产业。”李正发说,这两年,因为发展了一些产业,村里的变化特别大。“2012年,村里有小伙子带女友来,回去女友便闹着分手;去年,女友变成了媳妇,干脆住在了村里。”李正发说。
变化为啥如此之大?“咱村种软籽石榴的,哪家一年不赚个十几万?”李正发认为,因为有了合适的产业,山前的村小组种石榴已经效益显现,山后的村小组缺水种大树青椒也开始了探索,“因地制宜”。
不过,软籽石榴的种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最早的返乡商人试种,到如今的漫山遍野,李正发们没少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