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沙江畔续写长征传奇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27 18:03:23
浏览

云南:金沙江畔续写长征传奇

云南丽江玉龙县石鼓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门口矗立的红军渡江雕塑。本报记者 朱振国摄/光明图片

云南:金沙江畔续写长征传奇

“再走长征路”记者团的记者沿着当年红军进云南丽江的行军路前进。新华社发

云南:金沙江畔续写长征传奇

云南丽江红军长征纪念馆再现了红军在石鼓渡口过江的情景。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云南:金沙江畔续写长征传奇

云南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本报记者 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滚滚金沙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向南,在滇西北丽江石鼓突然大拐弯,浩浩荡荡往东流去,有了这长江第一湾,才会有金沙江与红军的两次相逢。

80多年前,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向西长征,如两条红色巨龙,在云岭高原与滔滔金沙江不期而遇,书写了两次关系中国命运的渡江传奇,留下了各族群众舍生忘死支援红军长征、救助红军战士的慷慨壮歌。

如今,在金沙江两岸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伟大精神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建设家园,决战脱贫攻坚。云南许多贫困地区率先脱贫,天堑变通途,家园更美丽。

红军渡口的船工身影

“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在长征渡过金沙江后挥毫赋诗《北渡金沙江》,诗中既有胜利渡江的豪气,又有对群众帮助渡江的感激之情。

1936年4月27日中午,金沙江石鼓以北茨可一带,红五师十五团正在渡江,因为军马泅渡至江心时受惊,致使一艘小船翻沉,四五十位红军和一批军用物资不幸掉进激流中,独臂师长贺炳炎迅速组织抢救,对岸中甸金江船工彭凤翥父子迅速划船过来,奋力救起20多位红军;被红军从监狱解救的丽江茨可农民尹学富也划木筏赶来参加营救,救出一位连长和一位司号员。最终20多位红军不幸牺牲,茨可船工周长寿在抢救落水红军的过程中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船工们舍命救红军,缘于感激红军出手相救打开牢门。

7月21日,在玉龙县茨可村金沙江畔,尹学富的儿子尹正国告诉记者:当年父亲因为“拖欠两石租谷”被关进监牢。红军经过丽江时,将尹学富从监牢救出,尹学富心存感恩,为红军当向导带路,并找到两条木船和5个船工,不分昼夜帮助红军渡江。

据不完全统计,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其中在皎平渡为红军划船的有37名船工,洪门渡有8位船工。1936年在石鼓至巨甸的7个红军渡口中,共有28名船工帮助红军渡江。当时无论是中央红军还是红二、六军团,都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过江则存,过江则胜”,这些船工冒着生命危险,打破“金沙不夜渡”的传统,夜以继日地将红军摆渡过江,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堵。

红军经过云南时,一路上许多群众主动为红军带路。在丽江流传着一个叫桑乐天的纳西族青年为红军当向导的故事,红二军团到丽江时,从监狱解救了因打官司出不起钱而被关押的桑乐天。为感谢红军的救命之恩,他徒步200多公里,翻越雪山,把红军队伍带到了中甸,途中他的小腿中弹负伤,红军为他取出弹头,送一匹马驮他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