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沙江畔续写长征传奇(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27 18:03:23
浏览

在云南,类似尹学富、桑乐天这样被红军解救又积极帮助红军的群众还有很多。更多的群众则是耳闻目睹了红军纪律严明、救助穷人的行为,他们相信红军是自己的军队,积极敞开家门、寨门欢迎红军,给红军送粮送水、缝制衣被。红军在丽江期间,共有34个裁缝赶制衣帽、米袋,有71名各族百姓自愿为红军做向导,有1000多户农户家里住过红军。

“不畏险恶救红军,情深意长传子孙”

从滇东、滇中到滇西,都流传着各族群众甘冒生命危险隐藏、救护红军伤员的感人故事。

在滇东曲靖市富源县还流传着牛场“红军洞”的故事。1935年农历三月二十四,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姓张的红军小战士,在中央红军当话务员,进入云南后,他因腿部受伤昏迷过去,醒来后找不到队伍,牛场村村民黎运通夫妇深夜把小红军背到村后的石洞隐藏养伤。几天后,保长听说黎家收养了一个小红军,就带着人来家里搜查,对黎运通进行盘问吊打。黎运通始终没说出小红军的下落。黎运通因保护小红军被保长打成重伤,在小红军走后没多久即去世。

在滇中昆明市富民县大西山村,当年红军路过时留下3名红军伤员,国民党军队抓到伤员后将他们活埋在村里,敌人刚走,村民李镇不顾杀头危险,急忙刨土把红军救出来,有两位红军还活着,李镇把他们悄悄背回家中养伤,躲过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搜捕。1987年,老红军陈靖到富民专门看望了李镇,并写下“不畏险恶救红军,情深意长传子孙”两句话。

滇西玉龙县巨甸镇是重要的红军渡口,村民舒茂才年轻时与父亲一起救助了7位红军,其中一位红军因不愿连累老乡,出来斥骂敌人而被杀害。其余6位红军被舒茂才父子隐藏多日后悄悄送走。

云南各族群众不仅舍生忘死支援红军,而且把数千优秀儿女奉献给了红军。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这是陆定一、贾拓夫到达陕北后编写的《长征歌》,歌中生动描述了滇东北威信县各族青年踊跃参加红军的情景。1935年5月,中央红军第九军团从宣威进入会泽,打开土豪劣绅粮仓分发了粮食,穷苦百姓都感受到了共产党带来的温暖,仅两三天,红军在会泽就增加了1500余人。

继承长征精神 建设美丽家园

7月22日,记者来到与香格里拉市维西县交界处的玉龙县巨甸镇,看那金沙江上波涛滚滚,仿佛听到红军千军万马渡江的划桨声、军号声、马嘶声依稀传来。走进美丽富饶的巨甸坝子中央的巨甸村,只见家家户户正在热火朝天修建房屋,一栋栋二三层楼房拔地而起,一根根粗大的电缆正在街边架设。

玉龙县巨甸村二组组长舒承刚告诉记者,去年11月初川藏交界处的金沙江堰塞湖泄洪,前所未有的大洪水顺江而下,来到巨甸坝子,距江边很近的巨甸村全部被淹没,200多户农户的房屋大部分毁损,500多名村民失去家园。危难时刻,地方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力量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抢救受灾群众财产,做到无一人伤亡;国家和省级财政拨专款帮助巨甸村重建家园,每家建房补助12.25万元和7吨水泥,每家还有由政府贴息的10万元建房贷款,家家都有能力建房,500多受灾群众明年春节前就可以入住新房了。

“如果在新中国成立前发那么大的洪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如果没有国家帮助,我们也没有能力重新盖房子。”60多岁的村民舒家循对记者连声感叹。他和老伴正在搬运建筑垃圾,在他们身后,一栋两层砖混结构的新房已基本建成。

巨甸镇党委书记李进勋告诉记者,多年来巨甸镇干部群众弘扬长征精神、自立自强,去年不仅经受住了金沙江堰塞湖洪水的考验,还与全县人民一起脱贫摘帽,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缺水问题全部解决。三年前,附近的金沙江上架起了格兰大桥,巨甸人民再也不用靠船摆渡过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