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再争先(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5)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09 17:08:04
浏览

  G60沪昆高速最东端350公里,是一条近乎笔直的路,它与北边全长160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夹”起三省一市的九座城市。2016年以来,这里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头衔——G60科创走廊。“九兄弟”合力打通“走廊”,就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对接规划、加强合作、统一市场,让科研创新等要素资源充分流动,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

  新安江,源安徽,入浙江,著名的千岛湖风景区点缀江上。上游安徽仍需脱贫攻坚,下游浙江坚决防污治污,利益如何调和?年度水质达标,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亿元对赌水质”的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如今,不仅是新安江上下游联动,长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都有协作小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执法做足“联”字文章。

  独行快,众行远。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区域协同,增强要素配置能力。打通“断头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接公共服务,让百姓生活更便利;部署联防联控,共同打造绿色生态……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三省一市群策群力,高质量一体化建设的鼓点紧凑响亮!

  先行者阔步向前——

  积蓄新优势,续写新辉煌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考,三省一市的管理者们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

  “与世界前沿、国家要求相比,长三角高质量发展仍有堡垒需要攻克”;

  “长三角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过度竞争制约了要素合理流动”;

  “区域协调机制多年来一直是‘老大难’”;

  ……

  挑战与机遇并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啸而来,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交汇融合,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是必然选择。

  迎难而上,打破“陶醉”心态,抢抓时代机遇,长三角手握好牌!

  ——助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抢占创新制高点,长三角有底气。

  在江苏常州“石墨烯小镇”,“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仅用8年就走出实验室,形成产业链,专利申请突破500件,并勇夺10项“全球第一”。

  在安徽合肥“中国声谷”,鼠标会“说话”,钢琴能“识谱”,人工智能企业多达430家,仅科大讯飞去年一年就在核心技术领域摘取了12项“国际第一”。

  核心科技突破产生在哪里,新动能往往就爆发在哪里。中国3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家位于长三角,长三角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后劲十足。

  “长三角具有领先一步整体迈进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的综合优势。发挥优势,抓住重要窗口期,将有利于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燕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争当开放新高地,长三角有条件。

  “深圳是面对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而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当年,小平同志这样勾画浦东开发蓝图。

  展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作为横贯东西、畅通南北、连接陆海的重要枢纽,长三角是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大枢纽联通全球,46个开放口岸星罗棋布,进出口额约占中国的37%,开放“家底”相当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