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发生命的无限炽热(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0 07:08:33
浏览

“如果热爱一样东西,你会看到她的魅力,而不是艰苦。”李德威更清楚:如果只在实验室里测试数据,支持主流的观点,易于发表文章,却难出重大创新成果。

有人劝他:少提那么多质疑,多把心思用在发表SCI论文上;少跟主流观点较劲,多想想自己的前途……

“没有争论和质疑,就像地壳没了碰撞,是产生不了能量的。”认准目标,李德威话语始终坚定。

年复一年奔赴高原,验证、完善自己的观点,李德威就这样行走在茫茫大地,跋涉在高寒缺氧的“无人区”,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

近30年来,李德威立足实证研究,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解释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

脚踏山川大地,方能仰望浩瀚星空。

“德威以实证研究挑战传统,在理论创新上很有建树。”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懂他:“根据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构建自己的认识和框架,而不是在国外已经形成的‘笼子’里走,这样才有潜力和基础实现重大理论的突破。”

不移报国志

“实现‘取热、减灾、减排’,助力中国更快崛起,就是我最大的理想!”

翻开李德威生前用的笔记本,出现最多的,就是“取热、减灾、减排”。

为了这六个字,他加速燃尽了人生的最后十年。

20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学校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被灾区的满目疮痍深深刺痛,他落泪了:“地震造成的损失太大了,一定要想办法预测。”

他作出决定:调整研究方向,依托自己的地质构造学术成果,转向中长期地震预测。

“德威从已经颇有建树的构造研究,转到比较冷门的地震预测,这样的决心不是一般人能下的。”同样多年研究地震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曾佐勋说:“想国家的事,掏自己的钱,这是他更可贵的地方。”

东昆仑、汶川、玉树……李德威一次次奔走在震区,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其他课题都被搁置;没拿到科研经费,自掏腰包数十万元,请专家做学术支持,垫付差旅费、会议费,资助研究地震的民间机构。资金困难时,他甚至想抵押自己的房子……

“白天调研、学习,晚上内部讨论,几乎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对李德威超乎寻常的执着,学生陈继乐记忆犹新。

这份使命感,甚至让他将生死置之度外。

2009年8月,李德威又出现在汶川震区。

一个近300米长的堰塞湖,挡住了前往一个重要地质观察点的去路。湖边有一艘抗震救灾留下的小救生艇,但只能容纳两人乘坐。

“你们两个人划艇过去,其他人在原地接应。”李德威给随行的学生们做了安排,“我自己游过去。”

“不行!李老师,那样太危险了!”看着两侧悬崖陡立,山石摇摇欲坠,学生们极力劝阻。

“我水性好,不要担心!”

令人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李德威游到湖中间时,突然,两侧悬崖乱石落下,砸在湖中溅起高高的水花。

岸上的人揪紧了心。李德威拼命加速,终于安全游到对岸,带着学生采集样品。

这份使命感,让他遭受重挫也绝不放弃。

2013年,经学校推荐,李德威获邀参与国家某部委牵头的卫星预测地震信息的重大专项,牵头负责其中一项地震机制与预测课题的申报。

李德威马上赶赴北京,一干就是两年。

他倾注心血,却未能得到课题项目,由此陷入事业低谷。

“德威,听我一句,你能不能先写几篇文章,做几个别的项目?”

学校后山的小饭馆里,看着落寞的弟子,年过八旬的导师杨巍然教授心疼地劝告。

“杨老师,我跟您说心里话,我搞科研为的不是自己的名利,而是服务于国家、人民。”李德威眼中闪动着光芒,“再难我也要干!”

新的研究思路,正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