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乒乓球能成为中国“国球”?(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0 23:06:27
浏览

随着竞技成绩的提高,中国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提升。1961年,国际乒联将第26届世乒赛的举办权交给了中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那一次,中国男队击败了称霸乒坛许久的日本队,首次夺得世乒赛团体冠军。而庄则栋和邱钟惠还分别获得了男、女单打冠军。邱钟惠成为新中国首位女子世界冠军,她帮助中国队实现了女子项目上冠军零的突破。

为什么乒乓球能成为中国“国球”?

1961年4月9日,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比赛中首次夺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这是中国队队员领奖后向全场观众致意。 新华社发

第26届世乒赛,是中国乒乓球队成长壮大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乒乓球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乒乓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拼搏创新 乒乓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第2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最后一场,容国团在上场前喊出豪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最终他2-1击败对手,力助中国队夺得男团冠军,而“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掷地有声的呐喊也成为中国乒乓球队、中国体育人的力量源泉。在此带动下,中国运动员都将拼搏精神牢记在心,代代相传。这也正是中国体育实现从弱到强的内在动力。

提到中国乒乓球队另一个优秀传统,那便是集体主义精神。国乒集体里不仅有为国出战的主力,还有默默无闻的陪练,但无论何种身份,所有队员们都深谙:中国乒乓球队是一个集体,是整个团队在与世界争锋。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在我做运动员时期,毛主席几次接见我们。周总理也经常来鼓励乒乓球队。党和国家给了我们很多荣誉。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想到祖国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就会变得动力十足。在祖国荣誉、集体荣誉面前,每一位乒乓人都抛下私心杂念,心甘情愿为集体贡献全部力量。一支队伍的强大,没有集体主义精神是不行的。”

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代代乒乓人秉承着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在一项以个人技能为主的运动中,淡化个人得失,坚持祖国荣誉至上,心甘情愿为队伍贡献一切力量。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能够一直屹立世界之巅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乒乓球能成为中国“国球”?

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优良传统。图为中国乒乓球男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冠后向观众致意。

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也得益于这支队伍坚持勇于创新的精神。现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是这一精神在新时代最鲜活的代表。运动员时期,刘国梁的直拍横打绝招震惊乒坛,帮助上世纪90年代陷入低谷的中国乒乓球男队重返巅峰;教练员时期,他创立“直通赛”,用公开、公平的方式鼓励队内竞争,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而在执掌中国乒协后,刘国梁更是加大了改革力度,带领乒协在奥运备战、职业体育、全民健身、青少年培训、市场开发、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开展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