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宪: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风口(2)
投资界有句名言:投资趋势,永远不会错。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谋事干事要遵从六字箴言:取势、明道、优术。人做事情,特别是做大事情,首先要谋势,也就是说,要看趋势、顺潮流,借势发挥、乘势而上。用今天的话通俗地说:你得知道风口在哪里?你得站在风口上。然后,才是做事的思路与方法。今天的青岛、今天的山东,就是全国的企业家面向未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再出发的新平台,高飞远飞的新风口。企业家是这个舞台的主角,青岛人要当好场务、当好服务员。我们的任务是营造让企业家们感到舒服的环境。我们多么希望在青岛这个舞台上组建一支浩荡的扩大国家高水平开放、推动形成国际合作新格局的企业“梦之队”。最近,我在青岛接待或走出去拜访了不少企业家,像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先生、商汤科技董事长汤晓鸥先生、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先生,以及央企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先生、中车集团董事长刘化龙先生等,我和他们讨论求证的一个话题是,面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像他们这样的大企业,如何从面向未来的层面,用高水平开放引领、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大坐标设计在青岛的投资。我们形成了高度的共识,这就是,企业要从企业战略布局的高度设计在青岛的投资架构,把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紧紧地结合起来。目前,他们都已组织自己的团队在青岛进行全面调研,全产业板块的对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在青岛进行面向未来的布局。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组数据,1-7月,青岛新签约5亿元以上大项目220个,总投资规模6700亿元,其中已注册落地112个,占比50.9%;6月、7月入库纳入统计的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为593、370个,两月之和是前5个月总数的1.8倍。上半年,新登记民营企业增长了31.09%,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增速。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青岛当下澎湃的大势。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就要落实好总书记对青岛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国际化就是要有与国际接轨的理念、思维、机制、规则和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现在,资源要素是在全球配置的,不管是科技创新活力,还是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活力,都不能缺少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认为,市场化、法治化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最核心问题。青岛在17个经济管理部门都设置了市场配置促进处,这在全国可能都不多;我们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聘请法律服务机构督促政府依法兑现惠企政策,如果不兑现,由法律服务机构提起行政调解或诉讼;鼓励企业“民告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要求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这是最好的法治教育;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青岛日报和青岛电视台,他们几乎每天都有舆论监督的报道,用舆论监督倒逼优化政务服务;我们还认真开展党政群机关履约专项清理工作,全市摸底排查出涉及政府原因导致的各类未履约问题414个,正在依法分类做出处置,10月底前完成处置清理,等等。我们所做的这些,就是要以市场化、法治化提高各类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以及透明度,真正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努力让企业在青岛感到舒服、让企业家在青岛感到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