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宪:来青岛发展就是站在中国开放发展的新风口(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1 07:07:54
浏览

  在青岛,我们强调要树立平台思维。平台思维就是在更大的空间中整合资源,让资源要素通过平台发生互动耦合,产生乘数效应。平台思维就是市场化思维的一种体现。今年以来,青岛先后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春季和夏季两次央企青岛行、正和岛创变者年会、中国财富论坛等一系列会展活动,10月19日,国家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还要在青岛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这些会展活动都是我们开展合作、“双招双引”的高效平台。像两次央企青岛行已落地项目32个,总投资772亿元,其中一半以上已开工建设。不少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企业到青岛来也不仅仅是投资一个两个的项目,更大的价值是发挥平台作用。我们积极与华为、清华启迪控股、商汤科技、科大讯飞、正和岛、创业黑马集团等企业合作打造平台。比如,我们依托华为,推动全市1900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对接,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华为采购链,为青岛设计了新的产业技术制高点,利用华为的平台为我们整合资源。又比如,依托清华启迪控股,开展投资、研发、总部、孵化等全产业板块合作,仅四个多月时间,已有75个项目签约注册落地。

QQ图片20190910003113.png

  青岛具有打造国际化合作平台的优势,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打造山东乃至全国企业的“国际客厅”,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为有意向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企业等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中国的企业来到青岛,不用出国也能顺畅对接国际资源。德国、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国家是我们打造“国际客厅”的重点合作对象。前几天,世界韩商合作大会、中德对话论坛先后在青岛举行,6月份我专门到以色列访问,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韩国、德国、以色列方面的积极回应。打造“国际客厅”,就要按国际规则与国际对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8个营商环境一级指标,其中三分之二是与世界银行采取的国际通行的指标相一致。我们正在按照这样的指标体系优化青岛的营商环境,让国际和国内的企业对青岛的开放合作有更加稳定的预期。

  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重要的是学习深圳的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我认为这是深圳发展的根本性经验。为此,我们全方位、大批量、持续地选派干部到深圳体悟实训,这些干部全部被安排到深圳的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忘掉职务,成为职员,站在企业的角度体悟深圳什么样的政府服务才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真正认识企业、读懂企业,提高自身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服务水平。目前,首批150名干部已经回到青岛,第二批150名干部已经达到深圳。这样一批批下去,到深圳的干部越来越多,成为主流,青岛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会塑造得更好。

QQ图片20190910003851.png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智产融合”。智慧本身不是产业,与产业融合才能“点石成金”。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制造业一直是青岛的看家功夫,已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41个行业大类中的36个大类,轨道交通、家电、啤酒、轮胎、集装箱、服装等行业产值名列全国前茅,拥有海尔、海信、青啤、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制造业企业,海尔集团现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青岛啤酒进入世界啤酒厂商前十强;以中车四方为核心的 “动车小镇”,生产的高速列车、城轨地铁分别占据全国66%和25%的份额。近年来,青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现代海洋等领域不断突破。2018年新经济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5.5%。这些都为智慧赋能产业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我们正在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加速智产融合步伐。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华为、商汤科技正在与青岛市深度合作,以“人工智能原创技术”与青岛市丰富的产业业态结合,建设城市级人工智能AI开放平台,在城市智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创业辅导、产业投资、企业智能创新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联手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青岛已选出了100家企业向商汤科技开放应用场景,同时合作打造应用、研发、培训、创业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孵化和应用综合基地,推动人工智能科技服务公司和创业公司快速聚集,共同培育蓬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努力服务全国的产业赋能。产业生态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就像大森林,要有参天大树,也要有郁郁葱葱的灌木、花草。从这个意义上说,智产融合就是打造新兴产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高地、大大小小企业集合的高地、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