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定国重温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中国意蕴(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15 16:29:50
浏览

防控疫情期间,各地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特别需要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底线思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博士蒋华福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对社会稳定风险作出有效的预防预警。

统筹兼顾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维护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安全,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石。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立了重要遵循。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在2016年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以中国智慧开创特色鲜明的国家安全之路,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36次提到“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55次提到“安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今天的中国国家安全问题具有政治性、复杂性、突出性、敏感性等特征,涉及面广,社会关注程度高,影响深远。”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李银祥指出,“要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中赢得掌握国家安全的主动权,需要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运筹、科学决策。”

总体国家安全观即是运用大统筹思路制定的容纳多方面安全的顶层战略设计。它统筹了国内外两个安全大局,协调了中央、地方、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力量,提升国家整体安全,创建国家安全治理系统的新格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主要包含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11种安全观,且并不局限于此,粮食安全、医疗安全等同样备受关注。

“总体国家安全观外延广泛,涉及领域日益拓展,强调国家安全工作的协调性和系统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郑旭涛表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之一。”

居安思危 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早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高瞻远瞩,提出三个“比历史上任何时候”——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