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放下包袱干事底气十足(基层减负进行时·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28 08:13:59
浏览

  中办近日印发通知,要求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规范实施问责的工作程序,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及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

  青海省纪委监委通过开展精准问责、暖心回访、正确使用被问责干部等举措,防止了问责泛化、简单化问题,帮助被问责干部放下包袱、纠正错误,把“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

  

  放下了心中的石头,杨勇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回想起当初在西宁市直工委工作时被问责后的感受,那时心事重重;如今由于业绩突出重获提拔,更加干劲满满。

  党员干部被问责,该怎么面对?如何在坚持严管的同时,又解决好关爱不足问题?如何抵制形式主义,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记者日前在青海展开调查。

  精准问责

  严格审核把关,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

  近两年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有十余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迄今无一提出申诉、复议,且都安心工作。对此,民和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严发魁说:“只有依纪依规精准处置,把该打的板子打准,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做好监督问责的“后半篇文章”,首先要开好篇。严发魁介绍,从进入问责程序起,民和县纪检监察机关就严格审核把关,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避免“误伤”好同志。在问责中,精准识别对象,紧盯“关键少数”,聚焦管党治党不严、“两个责任”缺失、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精准定性,严厉问责。

  民和县马场垣乡原党委副书记韩秀兰对此深有感触:“担责是为工作中的不负责、不规范、不严谨买单,也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能麻痹大意,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给群众造成损失。”

  青海地广人稀,乡镇一级纪检监察业务力量不够强、差异大。为此,民和县纪委监委制定“乡案县审”机制,对线索处置、初核、立案、审查作了详细严格的规定,力求一把尺子量长短,确保案件量纪恰当,不出现畸轻畸重现象。

  此外,干部问责如果存在“不精准”问题,对问责对象、问责力度、问责方式把握不当,就会导致问责效果大打折扣。青海要求各级纪委监委必须做到审慎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避免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青海省监委委员马应龙说:“要确保问责经得起检验,通过问责,把压力传导到基层,也把责任压实到基层。”

  暖心回访

  坚持正面引导,打消干部顾虑,让压力变动力

  2018年,因为监督不力致使扶贫资金被相关人员挪用、贪污,造成项目实际建设与实施方案不符,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镇原党委书记索南才让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本来是想着让资金下沉到离村民最近的位置,更好地发挥作用。被问责后,起初确实感觉挺委屈。”索南才让说,“后来组织多次找我回访谈话,我才深刻认识到自身操之过急、办事不周等问题,这才卸下思想包袱,正确对待错误,重新有了信心和干劲。”

  为帮助被问责干部解开心结、轻装上阵,青海省对被问责干部进行及时回访教育,关心关爱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让党员干部在全面从严的态度中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在惩前毖后的决心中体会到“治病救人”的初衷。

  “回访前,我们认真梳理,综合考虑,做足准备;回访中,充分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工作表现,主动听取组织的评价和反映,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打消干部顾虑;回访后,用好回访结果,将回访情况作为恢复党员权利、干部廉洁审查、执纪容错纠错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监督执纪的综合效果。”马应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