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周虎:研究蛋白质组学 助力精准医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质谱技术服务部负责人周虎,原是个计算机爱好者,却在“机缘巧合”下做了生物学研究。他从事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这一领域未来有望助力精准医疗。
何为蛋白质组学?周虎解释,通俗来讲,过去人们在研究蛋白质时,像“钓鱼”似的,一个蛋白一个蛋白地挨个研究;而现在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蛋白质,就像“撒网捕鱼”,捞起来就是一网“鱼”,是对生物体内、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具体位置、量的变化、蛋白修饰、相互作用等等。
周虎希望研究能朝着应用方向迈进,一是利用蛋白质作为工具,搭建从发现靶标到研究药物机制的快速通道,与经典的药物研究手段实现互补。
二则,将研究与临床结合,利用蛋白质组学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用药的指导,助力精准医疗。他解释,现在都是先病后治,将来,如果能利用蛋白质组学提供的蛋白质层面信息,建立大数据库,就可以未病先防,“比如,不到医院就知道这个人有糖尿病前兆,去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而不是等到生病,才提供治疗手段。”
周虎出生于湖南,1997年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那时候本想报考计算机系,却误打误撞进了南开大学生物系。”没想到这一“偶遇”让他从此爱上了生物学基础研究,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攻读博士。毕业后,他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深造。2012年,他回国,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之所以回来,周虎说,“不忘初心吧,出国前我就感觉中国国内蛋白质组学很快会迎来它的第二个高潮,而我想在当中做个‘弄潮儿’。”
那时,中国国内早已开始蛋白组学研究,比如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这一领域了;上海药物研究所是“后起之秀”,从零起步、刚刚开始,但有其独特资源,希望为国家蛋白质组学研究队伍添砖加瓦。
周虎介绍,蛋白质组学好比一种工具,上海药物研究所有肥沃的有机小分子土壤,更容易让研究“生根发芽”,以寻找药物的靶标或作用机制。
周虎在实验室 郑莹莹 摄
周虎具体开展的是有机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转化医学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单纯做蛋白质组学,像是在煮纯的咖啡;而做小分子、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相当于学科交叉,有点像往咖啡里加伴侣,风味独具。”他说。
尽管在时间上是“第二梯队”,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越来越有显示度。周虎的课题组6年来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40余篇。
在周虎看来,一个研究方法的开发,如果单纯是为了发文章,没有太大意义,还是希望这些东西能够真正应用起来。“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做的技术也好,方法也罢,都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周虎说。他认为,关键要看课题组的研究能不能用到临床相关的药物研制中去,真正让公众受益。
这些年,中国在科技领域出现了一批“国际领跑者”,周虎坦言,他的研究团队还处于从跟跑向并跑发展的阶段。关于“跟跑”,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们从无到有,肯定要先‘跟跑’,不会走就先跑,那是无稽之谈。首先得跟跑学习,然后才能实现并跑,乃至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