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豫军” 助推中原“质造”
到2020年,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将达210万人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张培元
12月8日,河南省总工会和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的“中原大工匠”网络评选活动正式上线,首日便吸引了10余万职工群众参与。
按照规定,入选“中原大工匠”者,每人获得1万元奖金和荣誉证书,并按程序申报省五一劳动奖章。用人单位还将根据其工作实际和贡献按月或年度发给一定津贴补助。
作为河南启动“十三五”万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打造“技能豫军”的一项重要内容,该省每年都要推动企业培养选树2000名大工匠,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实现全面覆盖。在此基础上,公开评选表彰优秀一线职工当选“中原大工匠”,并纳入省长质量奖评选范围。
同时,河南还引导企业把工匠精神纳入质量文化建设内容,并把弘扬工匠精神纳入职业院校基础课程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助推河南制造向“质造”“智造”纵深进发。
如何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把人口大省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成人才资源优势?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更加重视人才工作,依靠人才增添发展后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王国生专门走进中铁装备集团公司大国工匠工作室进行调研,还多次在全省各地调研时勉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持之以恒做精做专,进一步擦亮河南品牌。
河南省长陈润儿多次在质量强省建设工作中强调,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提升和创新在于人才素质,需要一批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较好质量意识、质量技能的优秀技术工人。“对工匠要用高补贴、高收入来彰显企业的创新导向,激发工人创新动力。”
在此背景下,精于工、匠于心的工匠精神在中原大地激荡,一支“技能豫军”已悄然成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产业行业企业和工会组织建立完善大工匠培养选树机制,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工匠对职工队伍技能提升的带动作用,每年组织开展150个职业 (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实现了“四个千万”——千万职工大培训、千万职工大献策、千万职工大培训、千万职工大竞赛,先后选树各级各类工匠4000名以上,创建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050家,构建了立足岗位全员创新、依托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的“三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通过上岗培训、岗位培训、专门培训和“师带徒”等形式加强职工技能素质培养。
在工会和人社部门的推动下,河南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的全日制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就业创业补贴、工龄计算、考核定级、职称评审等方面,可与全日制大专、本科毕业生 “对标”, 大学与公务员考试的大门也陆续为他们敞开:全省公务员招录从2年前就开始允许全日制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毕业生参加报名,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招生活动每年吸收的一线职工也越来越多。
该省还积极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有序推进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比例。
按照计划,到2020年,河南全省高技能人才要达到210万人,占全省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以上,基本形成促进高技能人才不断成长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